第3章 物资有了(1 / 2)

加入书签

诶诶诶!

端午发的节礼还在,忘记带回家了!

哈哈哈哈哈哈!

桑妤妤开心的数了数,这下至少还有粮食过渡了,两袋三十斤装的大米,两桶500l的花生油,五斤腐竹,五斤黑木耳。都是扶贫产品,当时没多想,现在!果然是扶贫来了,原主这瘦小的身躯,攒了十五年才攒到一毛三的私房钱,一把辛酸泪啊!

宿舍各种各样的调料都有,没用多少,这都是老妈当时来宿舍给置办的,因为只用过一次,炒完菜就从公用厨房拿回来了,还有电磁炉、电饭煲、锅、烤盘都在宿舍。

说来也是神奇,宿舍还有电和水,电只能开灯,不能充手机和维持热水器供电了。但是窗户却打不开了,窗外的景色也一成不变,连风吹树叶都看不见,应该是外面静止了。一把窗帘拉上!眼不见心不烦,看见外面就会想回去,那就不看了!

继续整理!

冰箱里还有去年端午节外婆给寄的肉粽三十多个,今年的五十多个,外婆生怕自己在外工作过节孤单,拒绝几次怕外婆担心就收下了。

还有老妈给的腊肉三条、香肠十节,板鸭一只,怕自己懒得做,都是已经切成片或者块放在冷冻层冻住的。可惜自己平时不怎么吃也经常忘记吃,就一直放着,这下到这个年代也发挥作用了!妥妥的粮食和肉啊!感谢老妈!感谢外婆!希望还有回去的一天吧。

冰箱上层保鲜倒是塞满了东西,有一打鸡蛋,若干酸奶,一盒阿胶,三斤阳光玫瑰,五斤苹果,三斤荔枝,一盒菠萝蜜,一盒榴莲。冰箱外面还有一大箱香瓜,某宝买的,聚划算,18斤,还打算带去单位和小伙伴一起吃来着,唉!安慰安稳自己,现在都不用上班了,还能体验不一样的时代!

真好!

桑妤妤感慨完才发现自己蹲在街角房檐下痴痴的笑的像个二傻子,赶紧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向前走去。

这边是县城,街边的房子都是平层,两层的楼房都没看到,房子大多数还是土砖房,青砖房比较少,零星几户,红砖房还没看见一户。

街上行人都面黄肌瘦的,身上衣服也大多都有补丁,没有亮色,朴朴素素的,甚至比爷爷奶奶这一辈人描述更为朴实。

到街道办门口一看,饭点果然门是关着的。现在还不饿,可以逛逛,看看能不能赚点钱,身为现代人,没钱万万不能!

正好刚刚清理空间还找出来三块手表,都是机械表。一块是公考面试时某宝花三十块钱买的,好看实惠!还有两块是老妈公司年会送的,给了自己,是表盘比较小的女款石英手表,很新,上面那层塑料薄膜都还没撕。这三块表上都没有什么logo,都可以卖。

原主记忆里手表不仅要很稀有的手表票,还要一两百块钱才能买到。桑妤妤不清楚具体物价,也不知道这里的手表长什么样子,决定先去供销社看看,再找机会卖出去。

顺着主街道一路走,不到五分钟就找到供销社了,门口墙上写着大大的“为人民服务”,果然是这个年代的特色!

桑妤妤心态是真的好!有了空间金手指之后格外自信能在这个时代过好。

像平时逛商场一样,溜达着溜达着进了供销社,进门C位卖的是这个年代的紧俏货白糖、红糖、水果糖,隔壁是买布,卖油的。大中午的,售货员在柜台打着瞌睡,只有一两个用余光瞟着桑妤妤。

手表是贵重物品,买的人最少,所以和收音机一块儿,摆在最左边的柜台。售货员是个看起来三四十岁的女人,一头短发,飞快的活动手指打着毛线。

桑妤妤走上前甜甜的叫了句“姐姐~您好!这个手表怎么卖啊?我哥结婚,他对象家彩礼说要手表,我妈让我来打听打听,我们回去凑钱。”

售货员早就远远看见桑妤妤过来,本来很不耐烦搭理,但是,听到一声姐姐,哎呦!顿时心花怒放,心里得意的想到自己依旧年轻,小姑娘都看不出来岁数了。顿时态度转变,指着柜台上唯一一款手表说道:“手表票一张,或者工业票23张,还要180块钱。”

桑妤妤又甜甜的发问:“姐姐~这个是上海牌的吗?还是樱花牌的?瑞士表?”桑妤妤想着多打听打听县城卖过的手表,也好给自己的手表安排个身份啊!

售货员一听:“你还挺懂的啊!还知道瑞士表,这我们可没有,都是京城和沪市那些大城市才有的,这个啊,就是上海牌的,咱们这只卖过这一款表。回去跟你妈交差吧!”说完就继续织起了毛衣。

桑妤妤看她这情况,就感慨七十年代的售货员真轻松啊,尤其是卖手表的,这一天也没有一单,啥活儿都不用干,坐着织毛衣就行。

真舒服啊!

得到答案桑妤妤也就立马转身出去了,在街边巷子房屋找个死角,拿出自己的化妆品化了个简单的妆,至少把这脸上没营养的苍白化没了,打上腮红,涂个淡淡的口红,气色一下红润起来,稍作修饰,脱去稚气,化成了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