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成王败寇,大魏败了就是寇!(1 / 2)

加入书签

翌日。

建安十年,正月初一。

大兴宫,刘晔带着杜畿走入长平殿。

“王上。”

“拜见大兴王。”

二人作揖而拜道。

宁辰批阅着奏疏,沉声道:“杜伯侯,孤知晓你的来意,你想赎回于禁,李通,曹清河等人可对。”

“大兴王。”

“赎回二字不妥。”

“此言,不应出现在邦交之礼。”

“陈县一战之前,魏公与大兴王在苦县有一晤。”

“虽未立下誓言,可身为一国之主,言语便是法令,大魏与大兴论国战,我大魏败了,亦退出中原四州,故而大兴也应该释放被俘之人。”

杜畿昂然立于大殿之上,不卑不亢的说道。

“邦交。”

“国战?”

宁辰批阅的笔锋猛然一顿,抬头俯瞰着殿下之人,淡笑道:“孤当年给子扬说过一句话,你想知道吗?”

“愿听王言。”杜畿作揖而拜道。

“孤告诉子扬。”

“这个世界不是你说什么便是什么。”

“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连谈条件的资格都没有。”

“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人,那是纸上谈兵,虚妄之言。”

“所以孤让他执掌礼部,因为大兴有撑起礼部的实力,现在大魏有资格站在你背后,与孤商议吗?”

宁辰毫不避讳不远处的刘晔,目光平淡的说道。

“当然有。”

“大魏便是大魏。”

杜畿铿锵有力道:“今日,臣下既然能站在大兴王的面前,便是大魏在支撑,若无大魏,臣下恐怕连面见大兴王的资格都没有。”

“有意思。”

宁辰眯着眼笑道:“想要带走于禁可以,大魏可以拿出什么?”

“大兴王。”

杜畿抬头说道:“听闻大兴以人为本,更是立下伤大兴一人,大兴杀十人,死大兴一人,大兴灭一城,若大兴死十人,大兴发兵夷国亡种,不知可对。”

“不错。”

宁辰蹙眉道。

杜畿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说道:“故而,大魏愿意用一人,换回大魏十人,不知大兴王可愿?”

“谁?”

宁辰眼底闪过一抹戾气。

杜畿作揖道:“扶风孟氏,孟子度。”

“孟达?”

宁辰神情中尽是疑惑。

刘晔也是茫然无比的看向上位,还以为是司天监的令使或是司辰。

“大兴王。”

杜畿拜道:“前两年,孟达从汉中北上,那时臣下治河东,此人因为无钱摆渡,故而挟持船夫,被缉捕入狱,听闻此人与法孝直,张子乔为挚友,不知此人可否换回于禁将军。”

宁辰放下笔杆,淡漠道:“杜伯侯,你在与孤开玩笑吗?”

“没有。”

杜畿郑重道:“法孝直乃治世大才,大兴王只需要放几个败军之将,便能救回其挚友,收获其臣心,岂不妙哉?”

“抱歉。”

“孤不认识孟达。”

“他北上投大魏,让大兴来换人?”

宁辰目光戏谑道:“你是太高看孟达,还是太小看于禁了,还是真的将大兴视为蛮夷之地?”

杜畿淡笑道:“可是,此人已经入了汉中户籍。”

“不可能。”

刘晔蹙眉道:“孟达是扶风大族,怎么会入汉中籍。”

“王虎。”

宁辰淡漠道:“立刻招张松入宫。”

“喏。”

殿外传出一声应喝。

时间不长。

但好似过了很久。

张松披着官服,匆匆入殿躬拜道:“臣张松拜见王上,王上万年。”

“张子乔。”

宁辰淡漠道:“孟达入了汉中籍?”

“是。”

张松未敢隐瞒道:“当年益州归治,赵韪因为东州军压迫益州人士,反出了刘璋治下,臣与孝直,孟达逃往汉中,因为只有入籍的流民才可以分配良田,民居,获得赈灾粮食,故而臣等三人皆入了汉中籍。”

“呵。”

宁辰气急怒笑。

瞬间,刘晔,王虎面色煞白无比。

虽然张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他们怎么能不明白。

汉中早年归治,一个大兴的子民,竟然北上投曹,还在河东挟持船夫,并且被人缉捕入狱,简直是耻辱。

怒吗?

或许吧。

宁辰更多的是失望与好笑。

一个领了大兴善政的人,北上投魏被捕,何其可笑。

“大兴王。”

杜畿抬头道:“臣下以为,君王一言便是法旨,不可朝令夕改,若是传出去有损大兴国体,故而孟达可否换回于禁等人?”

“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

宁辰双手拍掌,淡笑道:“大兴的子民,在治外犯了法,也应该由大兴的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