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撮尔小国,代天劝主进王表(2 / 3)
在太清楚不过了。
那种源于血肉骨髓中的傲气,寻常百姓都比他们这些士族出身的人要孤高。
“哐。”
府苑门户轰然关闭。
杜远面色一沉,踏步朝大兴宫走去。
府苑中。
曹丕,杨修等人惊怒不已。
何时,他们受过如此羞辱与践踏。
一个大兴的小吏,竟然狂妄如此地步,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祢正平。”
杨修不满道:“你的傲骨被打断了吗?”
“够了。”
祢衡拂袖怒斥道:“尔等来做什么,是来出使大兴,观宁有道称王立国,而不是来挑衅大兴,你以为此地是邺都吗?”
孔融不满道:“正平,那厮在羞辱大汉。”
“错了。”
祢衡驳斥道:“他只是在羞辱我们,羞辱我们的狂妄自大,你以为大汉还是曾经的大汉,你以为大兴不敢对中原发兵吗?”
“祢正平。”
曹丕面色铁青无比。
祢衡怒火冲头,呵斥道:“曹子桓,我尊你为丞相府二公子,但你也只是个公子而已,大兴给予礼待就受着,不然只能滚出大兴,这就是他的风骨,在大兴眼中我等与化外蛮夷没有区别,明白了吗?”
“正平。”
孔融低喝道:“你太过了。”
“算了。”
祢衡气势猛然卸去,朝府外走去,叹道:“你们都是第一次来大兴,可你们应该明白,现在若是大兴发兵,可以轻而易举的占据许昌,若是与西凉合盟,扫平中原四州也不在话下,你们若是还执迷于曾经的强盛,不过是自取死路。”
曹丕不屑道:“色厉内荏之徒。”
“哎。”
杨修黯然一叹。
曾经,祢衡何等的意气风发。
可是现在却畏大兴如虎,连说句狠话都不敢,可笑啊!
大兴宫。
长平殿中。
杜远将所有事情——呈禀。
哪怕是曹丕等人,入城后走了多少步都详细道出。
“主公。”
刘晔沉声道:“曹孟德心有沟壑,怎么会派遣曹丕,杨修,孔融这样的人来出使大兴,莫不是要闹事?”
“不会。”
宁辰查阅着益州发回的功绩薄,淡漠道:“曹丕是曹操第二子,杨修是弘农杨氏,孔融更是孔圣二十世孙,这些人自小熟读礼乐之书,可以更好的观察我们的祀天之礼,至于祢衡则是领路而已,不至于让这些孤傲之人在大兴放肆。”
刘晔苦笑道:“可是,他们还是放肆了。”
“子扬。”
“大喜在即。”
宁辰合上录簿,淡笑道:“我大兴虽然内圣外王,但也有容人之礼,今天不知礼仪可以放肆,若是明日在不知礼仪,遣送回去便是!”
“喏。”
刘晔恭敬道。
宁辰沉思片刻,说道:“你是天岳山下来的人,今日之事做的很好,但终究有些锋芒毕露了!”
杜远无奈道:“主公,你也知末将打了这么多年仗,做不来这些事情!”
“好了。”
宁辰揉了揉眉心,沉声道:“此次调你入主客司,是因为域外之国终究不通礼数,怕主客司压不住而已,你若是不想待在主客司,等祀天地之后返回大兴卫做你的百夫长。”
“谢主公。”
杜远连忙应道。
年关之日。
大兴城夜不闭城。
各处的灯火,直至晨曦时分才熄灭。
建安七年,不期而至。
大年初一之时,大兴辑报在各州郡同一时间开卖,好似早已运输过去,就等年关之后,通传天下。
辑报一发,天下各州掀起了波澜。
冀州。
魏郡,邺都。
丞相府,大堂之中。
郭嘉,程昱,钟繇等人声色俱厉。
荀彧捏着大兴辑报,浑身颤栗无比道:“好一个刘子扬,好一个张子布,好一个大兴文武。”
“早有预料。”
钟繇握着辑报,沉声道:“咸以为天意已去于汉,难祀于天,皇帝不治南地,四州朝祀无人,主躬耕于豫章,承四州之平,扩夷州之疆,历数在躬………天命不可辞拒,神器不可久旷,四州不可无主,万机不可无统,今诸君奉迎社稷神器,臣民祀郊于天,代天劝主,身加九锡,恳进王位。”
“代天劝主进王表。”
郭嘉合上辑报,叹道:“大兴文武提名合奏劝主进王表,加上社稷神器传国玉玺,还有南地数州之人心,此举恰合天意。”
“正月十五。”
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