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o章 后知后觉的孔有德(1 / 3)
第三日,清查兵额的最后期限。
晨雾未散,皮岛却早已被一种无形的紧绷感所笼罩。
经略府新拓宽的校场上,南山营士兵操练的号子声与整齐的步伐声,如精准的钟摆,敲打着岛上每一个人的神经,也无情地提醒着期限的迫近。
孔有德府邸的正堂,此刻更像是一个临时设立的核算公房。
两名来自经略衙门的文吏——王先生和李先生,端坐侧席,名义上是奉孙经略之命,“协助孔将军厘清营中账目,以备查核”
。
他们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兵册与粮饷簿,手边是算盘和笔墨。
两人态度甚至称得上谦恭,言语客气,笑容可掬,一口一个“请教将军”
、“烦请确认”
,恪守着“协助”
的本分。
然而,这种表面的客气,却比直接的呵斥更令人窒息。
他们不需要催促,只需要存在。
他们不需要质疑,只需要记录。
他们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掠过每一个数字,对比着每一份清单,本身就是最严厉的拷问。
孔有德坐在主位上,感觉自己像被架在文火上慢烤。
他必须亲自坐镇,应对这场名为“协助”
、实为“监刑”
的自查。
他听着自己的钱粮师爷用颤的声音,报出一个个被挤掉水分后、显得寒酸可怜的真实数字,还得时不时对文吏挤出一个扭曲的笑容,解释着某个空缺的“合理”
原因,如“海上风浪失踪…”
、“疫病减员…”
每确认一个数字,都像是在他心头剜下一刀。
这种被迫的、公开的自我凌迟,带来的屈辱和愤怒,在他心头翻涌,几乎要将他逼疯。
而他的心思,更大一部分,早已飞到了这间屋子之外。
他的目光几次不经意地掠向门外。
每当有亲信家将快步经过院门,对他做出一个极其隐蔽的、代表“进展顺利”
的手势时,他紧绷的心弦才敢稍稍一缓。
船找得怎么样了?
李应元、陈继功他们,有没有悄悄把核心的老弟兄和能带走的精良火器、金银细软聚集起来?
海况如何?今夜能否按时出?
每一个问题,都关乎生死。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一脚踩着孙传庭的“规矩”
和账本,另一脚踩着自己那摇摇欲坠的逃亡舟船。
任何一点疏忽,都会让他万劫不复。
“孔将军,”
王先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您左营三队的军械账目,此处似乎有些出入。
账面记录与昨日点验的实物,差了五柄腰刀,三张弓。
您看,是否是记录疏漏?还需您示下。”
孔有德眼皮猛地一跳,压下几乎脱口而出的脏话,干涩地解释道:“呃……想必是……是前几日操练损耗,还未及上报补充……对,定是如此!
师爷,记下,日后补报!”
李先生在旁边默默地将他的解释原话记在旁边的备注册上,一笔一划,清晰无比。
就在这时,耿仲明从侧门走了进来,他脸上挂着疲惫,对孔有德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孔有德心中稍安。
耿仲明上前,自然地接过话头,开始与两位文吏核对起他那一部的账目,语气沉稳,数字清晰,仿佛全身心都投入在这项“工作”
中,暂时吸引了文吏的注意力。
孔有德趁机稍稍后靠,深吸了一口气。
就在这短暂的间隙,一个心腹悄无声息地溜到他身边,假借添茶,快耳语道:“将军,船已备好,藏在西边小湾。
李爷和陈爷那边人也齐了,家伙和金银都搬上去了,就等夜里信号。”
孔有德面无表情,只是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一点,示意自己知道了。
心腹迅退下。
堂内,耿仲明与文吏核对的客气声音继续传来。
孔有德低下头,看着杯中晃动的、浑浊的茶水,倒映出自己扭曲而焦虑的面容。
一边是孙传庭用“规矩”
编织的无情罗网,一边是茫茫大海和登州未知的前途。
他被夹在中间,喘不过气。
但无论如何,今夜必须走!
多留一刻,就多一分被孙传庭这套“名正言顺”
的规矩彻底捆死、最终像刘兴治一样被拖出去砍头的危险!
他再次抬起头时,脸上又重新挂上了那种压抑而配合的表情,加入到这场令人身心俱疲的“协助自查”
之中。
只是眼底那孤注一掷的狠厉,越清晰。
时间就在这诡异的平静与暗流涌动中一点点流逝。
账册一页页翻过,空缺被一个个确认,孔有德心头的怒火愈烧愈旺。
终于,当李先生再次拿起一本账册,用那温和却刺耳的声音指出另一处“微末出入"时,孔有德感觉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