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皇太极最近有什么动作(1 / 2)

加入书签

虽然收回了澳门的治理权让朱启明心情畅快,但班安德这条漏网之鱼,却让他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这家伙,会跑哪里去呢?

他要干嘛?最让朱启明脊背凉的,是班安德与白莲教勾结的可能性。

这家伙不仅熟知西夷火器、航海之术,更有一套组织煽动的本事。

若让他将那套东西与白莲教“无生老母”

的那套蛊惑之言结合起来,创出个不伦不类的“西洋弥勒”

,再配上几杆自造的火铳,那必将成为动摇国本的心腹大患,其祸之烈,恐远辽东!

妈的,可千万别去找白莲教,不然邪上加邪,要逆天!

朱启明心里默默整理了几个班安德的目的地:

珠三角?江南?京城?山东?

还是地广人稀的大西北?

看来锦衣卫得增加点人手了!

不,东厂也要下场了!

他连忙收回思绪,转身回到寝殿内,对已然起身、正对镜梳理云鬓的张皇后温言道:“嫣儿,南边来了好消息,濠镜澳已定。

朕需回乾清宫处理些政务,你再多歇息片刻。”

张嫣皇后脸带红晕,柔声道:“国事为重,陛下且去忙,臣妾无碍。”

朱启明点点头,出了坤宁宫,坐上肩舆,一路沉思着回到了乾清宫。

来到乾清宫的西暖阁,屁股都没坐热,一名内侍便匆匆来报:"皇爷,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求见!

朱启明闻言精神一振:"宣!

难道班安德有消息了?

李若链快步而入,飞鱼服衬得他身形愈精干,脸上带着惯有的冷峻和疲惫。

他利落地行礼后,从怀中取出一份薄薄的密奏。

"陛下,沈阳方面的‘夜不收’传回消息了。

“哦?皇太极那头病熊,还没死呢?他最近有什么动作?”

不是班安德的消息,朱启明略感失落。

不过想到是有关皇太极的,一时也来了兴趣。

“回陛下,据报,皇太极自北京败归后,确实大病一场,咳血月余,一度卧床不起。

建虏内部人心浮动,尤其是正蓝旗,因莽古尔泰被俘,几乎炸营,其子额必伦难以服众,代善和济尔哈朗趁机吞并了不少牛录。”

朱启明轻嗤一笑:“狗咬狗,一嘴毛。

继续说。”

李若链继续道:“陛下,据沈阳方面近两个月持续传回的消息,皇太极败归之初,虽显颓唐,但其人确为枭雄,心志坚忍远常人。

他并未沉溺于败绩过久,约在月前便已开始行动。”

“其主要举措有三:”

“其一,借势清洗,雷厉风行。

他以‘丧师辱国、致使三贝勒被俘’为由,迅清洗、瓦解了正蓝旗。

扶持莽古尔泰懦弱之子额必伦继任旗主,实则将其架空,将正蓝旗的精锐牛录和甲胄兵械大部补入其亲领的两黄旗,小部分分予代善和济尔哈朗以示安抚,手法狠辣果决。”

朱启明赞叹道:“壮士断腕,反客为主。

他这是把一场大败,变成了巩固权位的良机。

好手段!”

“正是。”

李若链点头,“其二,推至台前,培养羽翼。

他将其长子豪格推至台前,代他处理部分政务,并让豪格接管了部分原属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残余兵力,试图培养接班人,平衡代善和济尔哈朗的势力。”

“其三,广布耳目,疯狂探查。”

李若链语气加重,

“约从一月半前起,他动用了大量潜伏的‘钉子’,并不惜重金收买我朝一些不得志的文人、胥吏乃至低品官员,其探查方向并非单纯军情,更集中于陛下您的出身、过往、以及天启朝宫闱旧事。

其行为之偏执,耗费之巨大,远寻常。

似乎……他并非在寻找您的弱点,更像是在偏执地验证某个极其荒诞的猜想。”

朱启明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桌上轻轻一点:“哦?荒诞的猜想?他莫非是败得太惨,开始疑神疑鬼,觉得朕是天上星宿下凡不成?”

“臣等亦觉匪夷所思。”

李若链低头道,“其行径看似毫无章法,但投入巨大,不似作伪。

我们的人正在反向追查那些被收买者,试图厘清其真正目标。”

李若链稍作停顿,突然话锋一转:

“此外,约二十日前,我们的夜不收在监视沈阳宫门出入时,现数名衣着、式迥异于我大明及蒙古诸部者,被秘密引入宫中。

其身形矮小,举止与多年前骚扰海疆的‘倭寇’颇有相似之处。

因无法靠近,具体身份与会谈内容不详,但皇太极于此时秘密接见域外蛮夷,其心叵测。

此事,臣已另行文,通报予登莱巡抚及东江镇的孙传庭孙大人处,请其加意留意海上及朝鲜方向之异动。”

朱启明听到“倭人”

二字,心头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