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戒严戒严(1 / 2)
李十三等人在广州城内兜兜转转,赶到广东报社时,已接近子正时分。
他深夜拜访刘维宁有点冒昧,不过人命关天,他只好硬着头皮来碰碰运气。想着只要人在报社,凭在三水时一起蹲过战壕的交情,怎么也能见上一面。
没想到门子带着话刚通报不久,一辆马车就从院内驶出。
在报社门口,一个人掀开车帘打招呼:“李大人,嘿,嘿嘿,李十三,快上车。”
李十三一看,这不是刘维宁是谁?
“刘公子怎么亲自出来了,折煞小人了。”
“李大人客气了。快上车,上车再说,”刘维宁一边催促,一边使使眼神发出暗示。
李十三见对方神情严肃,连忙示意巡检司的骡车跟在后面,自己则单手扶着车厢跳上马车。
钻进车内,只见刘维宁衣饰凌乱,显然刚从床上爬起来。
李十三不由得感动万分,暗想文曲星还真给自己面子。
他心有不安道:“刘公子,病人只是在下一个街坊,不用劳烦您大驾。你给李某一张名帖,我自去史家拜会就行。”
刘维宁摇了摇头:“无论街坊还是亲戚,都是一条人命……病人除了发烧、咳血,还有什么症状?腋下、腹股间可有肿块?”
李十三不是大夫,哪里会翻开病人的衣服被子检查,只好摇头表示不知。
刘维宁点点头不再发问,只是连连催促车夫加快速度。
他们乘坐的马车是广州马车厂新出款式,名曰“宝马牌”马车。
据报纸上介绍,车轴内安装四个昂贵的滚珠轴承,轻快省力,一匹挽马即拉得飞快。车厢与车轴之间还有四个铁弹簧支撑,叫什么独立悬挂,就算道路再破也不会颠屁股。
和番禺巡检司自用的老式骡车相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如果在平日,李十三见到这种好车肯定仔细观摩一番,可现在人命关天,他哪有心情看车。见对方不再主动说话,李十三反倒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然而刘维宁一味摇头并不作答,让人愈加疑惑。
还好马车跑得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史府。
刘维宁是史家女婿,自然不需要通报,叫开门一个人径直就往里走。
就在巡检司骡车尾随赶到之际,七八个老老少少背着诊箱从史府走出。
李十三吓了一跳,暗想怎会动用这么多人出诊。这个阵仗,就是去打仗都够用了。
刘维宁向巡检司众人简单引见了一下,原来这七八个人都大有来头。除了史树骏,还有张璐、喻昌、马印麟等人,据说都是北方坐船来投奔朝廷的大夫,个个医术高超堪称国手。
李十三心中暗想:“他妈的,这么多大人物出诊,老子诊金都不知道出不出得起。”又连忙安排道:“史大人,你和几个年长的大夫坐马车,我们几个年轻人坐骡车,这样可好?”
广州城地方大,从城西走路到城东得大半个时辰,史树骏也不推辞,带着几个大夫就先上了马车。
刘维宁低声对李十三道:“劳烦这几个巡检兄弟回一趟濠悬街,路上顺便到各巡铺多叫一些人手。若是情况不对,恐怕濠悬街七巷要封巷。”
到了这里,就算傻子都看出不对了。
李十三肃然道:“封街封巷可不是小事,贸然为之上头可是要怪罪的。你先跟兄弟交个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维宁犹豫了一下,终于咬牙道:“事关重大,我也不知道当不当讲。不过你是朝廷命官,先知道也无妨。先上车,咱们边走边讲。”
在颠簸的骡车上,刘维宁将情形一一道来。
原来在两个多月前,香江岛陆续出现几例咳血病人,当时岛上大夫诊断,病症很像十几年前北方流行的“疙瘩瘟”。
史树骏早年在河间当知府,又是医家圣手,对北方盛行的瘟疫比较了解,被赵小乙请去诊治确认。
史树骏一见那病人就断定为疙瘩瘟无疑,赵小乙大吃一惊,立即将疫情禀报广州。要知道,疙瘩瘟可是非常恐怖的大瘟疫,一旦出现,不死个几万人扑灭不了。
崇祯朝末年,京城之所以被闯军轻易攻破,除了前几次战役精锐尽丧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闯进攻京城时,城内正在闹疙瘩瘟。
当时满城都是病死的染病者,到处人心惶惶,京营官兵也病得奄奄一息,当然没办法对抗闯营。
疙瘩瘟是破家灭国的大瘟疫,是以一听说香江岛有苗头,监国太子和阁部们便如临大敌。除了急召名医上岛会诊,又严令兵丁盘查旅客,尤其是北方来的,一律由大夫看过才放行。
遇到有病殃殃人就抓起来,不观察个十天八天都不会放走。
为了防止瘟疫过重产生动荡,朝廷甚至还传令袭扰湘南、赣南的部队退回驻地,由攻转守。
总而言之,一切应对大疫的对策都做了。不过很奇怪,香江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