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良心大炮(二合一)(2 / 3)

加入书签

麾下临时拼凑出来的,列个队尚且困难,几天时间哪里学得会听鼓点走路。

如果说方阵推进还可以用走走停停,不断重整队形来解决,另一个困难则像无米之炊,非常不好办。

贺珍向朱由榔报告,由于长达五米的长矛不便在大山和丛林里战斗,大家都习惯使用刀盾或者短枪。

这些年夔东军很少和骑兵对抗,没准备太多长矛,接受过训练的专业长矛手也严重不足。

一番七凑八凑,在一万多部众里只勉强找到一千左右,这还是加上长枪手才得出的数字。

如果要弄三个方阵组成简单的品字型犄角阵,则每个小方阵只能分配三、四百长矛手,距离每阵八百多人还差得远。

“哦?朕听说长矛很容易练,一直向右刺就行。大家都是老兵了,马上做一些长矛来应急不行吗?”朱由榔好奇地问道。

“陛下明鉴,长矛太长了,必须用枣木来做矛杆才不容易断,就这几天功夫,实在找不到那么多枣木啊!”

贺珍对长矛和长枪的区别详细解释了一番,又说普通士兵赶鸭子上阵对付步兵不是不行,但是面对骑兵可能会出大问题。

主要是骑兵冲锋时的气势太强了,排山倒海一般,专业长矛手知道只要死扛不退,骑兵一般不敢强行冲阵。

普通士兵很少能忍得住不逃跑——这不是勇不勇气的问题,而是人的本能问题。

没接受过专门训练,很少人能克服对骑兵的恐惧。

朱由榔想了一下,提出一个大胆设想。

既然长矛方阵只有前三排在御敌,后排只是接替阵亡同袍的预备队,那么能不能减少后排的数量呢?

比如说每排二十二个士兵组成的方阵,理论上需要二十二排,总计四百八十四个长矛手。

如果前后左右都只排六排,那么只需要三百八十四人。

长矛方阵由实心变成空心,理论上不会削弱方阵抵御骑兵冲击的能力,只会削弱持久度。

按照之前贺珍所提出的,“鞑子不敢强行冲阵”的理论,六排长矛手应该够用了。

而且实心阵变成空心阵之后,里面就能站得下更多火铳兵,增加额外的远程火力。

只要火铳兵在六排长矛兵崩溃前将敌人先打崩溃,那么自己崩溃的危险自然就解除了。

“朕听说过一句话,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长矛负责防守,火铳负责进攻,调整一下数量也无妨吧?”

贺珍得到启示,对刚刚学到的方阵战术进行改良。

正如朱由榔所说,每个面只留六排可以大大节约长矛兵的数量,当然,火铳兵的数量会同步增加一些。

这无关紧要,警卫团个个都是优秀的火铳手,分配给三个方阵只有多没有少。

就在他认为大功告成的时候,朱由榔又提出一个新的设想,其实长矛兵可以只保留五排,人数减少到三百五十二人。这样可以在方阵中心多预留一些位置给炮兵。

“朕之前想岔了,把大炮放外面,哪有放里面安全。”朱由榔检讨道。

朝令夕改给操练带来麻烦,贺珍忍不住问道:“末将斗胆一问,这是陛下临时想出来的,还是见过有名将这样子干过?”

“有什么问题吗?”

“陛下恕罪,如果把大炮放在中间,岂不会轰到自己人吗?”

说着,贺珍临时找来几个人,摆出大炮和长矛手的位置关系,直言这么干的话炮弹只能向天上打,然后祈求落下来时刚好砸中一个敌人。

鉴于骑兵冲击时的速度,这个概率将无限趋向于零。

“贺将军没听说过臼炮吗?臼炮从来都是向天上打的,肯定轰不到自己人。”

贺珍对各种火炮了解不深,被这么一问,顿时语塞。他不甘心地反驳道:“陛下,恕末将直言,铁匠现在打的那些“炮”很可能会炸膛。摆在方阵中间,恐怕会伤到自己人。”

“不会,你看着吧。”

朱由榔让贺珍接着操练长矛方阵,然后亲自去铁匠那里监督造炮。

第二天,他通知军中将领来校场围观,扬言要让贺珍好好看看这个新式武器。

在万众瞩目中,十个士兵扛着五门刚造好的“大炮”走到校场中心。

新型大炮的重量是如此之轻,以至于两个士兵就能将一门炮轻松抬起。

贺珍等人看过一眼后,都觉得那五门东西根本不能称为大炮,充其量就是结实一点的大铁桶。

和真正的大炮相比,大铁桶的外壁薄的惊人,内径大得吓人。

如果这样的炮不炸膛,贺珍觉得世界上就没有会炸膛的炮了。

见到最终实物,朱由榔更加信心满满。他让那几个士兵拿起铁锹,在校场中间挖了一个斜向上的深坑,然后将一个大铁桶放入坑中。

在大铁桶内,一个士兵按嘱咐放入一大坨火药,然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