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最佳方案(1 / 2)

加入书签

许尔显是东江镇时期的旧将,就跟随尚可喜南征北战十几年,每每在关键时候献策献言,可谓尚可喜的左膀右臂。

尚可喜对他亦信任有嘉,屡屡委以重任。

永历六年,许尔显担任清肇总兵,成功抵御李定国的猛攻;永历十一年,以平定广东之功,被顺治授予二等精奇尼哈番的荣誉;永历十五年,累功升至左都督。

委派这样一个宿将作为援军主帅,尚可喜不可谓不谨慎。

所以,当尚可喜站在坡顶,看到援军前锋被明军一伏即溃,大部队一直退至西南涌西岸,仍未能重新站稳脚跟展开反击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可耻,可耻!许尔显无能误国,罪当诛九族!”

看到期盼已久的援军还没摸到战场的边,没起到任何作用就被击溃,达素暴跳如雷,指着远方破口大骂。

在一个多时辰以前,尚可喜告诉他,应该在云东海岸边找个地方坚守,等伪帝赶来将他们包围时,就配合已方援军来个中心开花。

这样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或可将三水一带的明军一举歼灭。

没想到伪帝的先头部队根本没过来包围,反到先去伏击许尔显。而许尔显也非常配合地被击溃,让一切计划成了泡影。

听到达素毫不客气地辱骂自己的老兄弟,尚可喜无言以对。

同样从广州出发,同样赶了一百多里路,明军不但率先到达战场,甚至还有时间聚拢先头部队发起突袭,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谁都看出来,期待许尔显力挽狂澜反败为胜,希望已十分渺茫。

尚可喜忽然非常想念耿继茂。如果左右手靖南王没有被调去福建抵御郑成功,自己就不必亲自率精锐前来三水。

如果被困的是耿继茂,自己率援兵而来必不会被击溃……

“王爷,援军已失,此地不宜久留。”

“王爷,请王爷下令突围!”

“王爷,伪帝主力正在全力追赶许帅……”

周围一群汉将齐刷刷跪地谏言,要求马上突围。尚可喜则闭起眼睛,脸上无喜无悲,心头却涌起强烈的无助之感。

二十年前,他们这些东江旧将还在毛文龙麾下,一起誓死抗清的时候,不是这样的。

如果当年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一定会说“攻下坡去,和贼人拼个你死我活”;而现在,这些曾经的勇将却只想着逃跑。

尚可喜突然想到,许尔显和眼前这些人一样,广州城里有十几万、几十万两的金银财宝,十几个娇妻美妾,所以在危急关头,才不敢用命一搏,才会败得那么快。

这些人现在都太惜命了,不马上改变这种心态,不可能赢的。

“大王,危急,危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副将李之珍用一声悲鸣提醒尚可喜,伪帝歼灭许尔显部用不了多久,必须马上做出决断。

尚可喜“锵”的一声拔出佩剑扔在身前,大声喝道:“回广州的路全是贼人,我们往哪里撤?撤到清远?英德?本藩纵横沙场几十年,绝不会做这样的丧家之犬。谁想让本藩像条狗一样逃命,先用此剑取本藩人头。”

“大王,这……”

“末将不敢!”

跪在地上的汉将大吃一惊,纷纷表示自己绝不敢有那样的歹心。

他们万万没想到,灵如狡兔的尚可喜突然间会这么轴。面面相觑间,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猜不透尚可喜的意思。

“三水一失,全盘皆输。你们觉得逃回广州城就安全了吗?不,广州会很快失陷,就算你们逃回韶关、逃回南雄,终究会被明贼追上。到时,就算不死在明贼手中,也会被朝廷治个诛九族之罪。”

尚可喜这一番话犹如一记重击,将在场汉将锤得冷汗直流。

虽然他们大部分都是汉军旗,却不是正宗的满人,没有战败免死的待遇。达素就在边上,他们即使想谎报个大捷也没有操作的空间。

再说,丢失了广东,他们还有什么地方去呢?享受过广州城的繁华,再让他们钻进山里打游击,那真是比死还让人难受。

副将李之珍猛地站起,大声道:“末将这条命是大王您给的,今日大王指哪,末将就打哪。请大王下令!”

“末将吴进功,听从大王号令!”

“末将王莽汉,敢请大王下令!”

尚可喜一言不发,看向冷静下来的的达素。达素则默默拔出佩剑,剑指东南方向。

众汉将顺着达素剑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五里外的一处火光。

零零散散的火把由远方赶向那里,再聚齐为一个个大团,向许尔显败退的方向展开追击。

很快有一个汉将领悟到达素的暗示——明军援军赶了一天路,也没法保持正常的行军状态,必须设立一个临时指挥所收拢散兵,发布最新的战斗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