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顶级谋略(1 / 2)
明军经过一天一夜的大战,舰船、水手、水兵损失惨重,如今被困在内伶仃岛的小海湾内,乃一举围歼的最好机会。
如果在一天之前,姚仪肯定会认真考虑凡·科恩的要求,极力促成平南王府出钱。
毕竟,无论二百万、还是三百万两,都无法与伪帝的性命相提并论。再加上一个闽王郑成功,就是五百万两,尚可喜也会愿意出。
然而姚府被抄,姚启圣被诬为细作的消息传来,姚仪的处境发生极大变化。
现在,即使他还想继续当清廷的奴才,继续为清廷效力,恐怕也没有了资格。
在尚可喜和荷兰人重新取得联系,派出新的联络官来取代他之前,姚仪必须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
短暂的慌乱之后,他想到一个破釜沉舟的计策。
“科恩爵士,我提议今日休战,劝明军投降。”
“哦?是个好主意!”
根据欧罗巴的战争法则,交战的劣势方不一定要死战到底,也可以考虑有条件投降。
优势方为了减少自身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不会拒绝有诚意的投降条件。
鉴于明、荷双方目前的实力对比,凡·科恩狮子大开口,提出一系列他认为合理的条款。
作为唯一精通两国语言的人,姚仪责无旁贷,作为劝降使者前往敌阵。
一见到大明天子,姚仪“噗咚”一声跪于甲板之上:“罪人姚仪,参见陛下!”
这个举动让随行的荷兰使者看得新奇,纷纷想着,中国人居然如此讲礼节,对一个失势的旧皇帝,还会三叩九拜。
传闻中国是“礼仪之邦”,名不虚传啊!
朱由榔也大吃一惊,好奇问道:“你是哪边的人?到底前来劝降,还是投降?”
“罪人与家父往日猪油蒙了心,才为清贼卖命,险些铸成大错。今日得见陛下,愿意投诚反正。”
“哦?你姓甚名谁?尔父又是谁?”
“罪人姓姚名仪,家父乃伪清罗定兵备道佥事姚启圣……”
听到对方报上名号,朱由榔心中疑惑一扫而空。
昨天虎门外一战,广东水师旗舰被焚,尚之孝和许尔显跳水逃命,姚启圣却被明军所俘虏。
虽然姚启圣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就是不开口说话的鬼样子,朱由榔依然猜到,姚家在清廷那边算是完了。
根据王国冲投降后的表现来看,这样的人投降以后,会对清廷更加厌恶,对明廷更加忠诚。
“原来如此!你打算如何反正?”
姚仪知道自己手上没有一兵一卒,又寸功未立,靠嘴皮子只能算“乞降”,远称不上“反正”。
他现在唯一有用的,就是清廷驻荷兰舰队联络官的身份。给大明的投名状,只能在这里面找。
于是,他说起荷兰人的劝降的意愿,并将劝降条件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按照凡·科恩的说法,荷军可以放大明皇帝和闽王一马。
作为交换条件,明军必须放弃珠江口海域的所有据点,包括香江岛、澳门和桂山群岛。至于明军退回琼州还是安南,荷兰人没有兴趣干涉。
朱由榔冷笑数声,不屑道:“哦?他们的意思是,朕和闽王单舰离开吗?这样的条件,未免也太可笑了。”
“欧罗巴人迂腐,陛下不妨假装答应,然后率大军突围。罪人愿意从中斡旋,助陛下脱离险境。”
随行的荷兰人听不懂中国话,姚仪肆无忌惮,详细说着他的计划。
按姚仪的说法,现在荷兰人和清军暂时断了联系,仍然按照“打败明军,驱赶明军离开珠江口”的方针在打仗。
只要朱由榔答应把俘虏的盖伦船交还,承诺退出珠江口,荷兰人就算完成承诺,可以向尚可喜邀功。
他会说服荷兰人退后十海里,放明军舰队离开。
等明军舰队安全回到香江岛,可以立即撕毁协议。荷兰人没有登陆进攻香江岛的实力,明军反悔,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办法。
朱由榔听完姚仪的计划,心中腹诽了一句:“真是个馊主意。”
在他心里,姚仪的计划也许有用,可惜是上不了台面的阴谋诡计。
在大航海之前,中国的谋略家为了打败眼前的敌人,使用什么样的计谋都可以,哪怕背信弃义也无所谓。
只要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敌人就会全部消失。到时,自然会有人歌功颂德,将不守信用的卑鄙行径粉饰得无比高尚。
然而,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这样缺少大局观的思想开始逐渐落伍。
因为海洋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将全世界连接在一起。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征服全世界,将潜在的敌人全部消灭。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不讲信誉,合作者会越来越少,敌人会越来越多,路越走越窄。
真正的顶级谋略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