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隐秘通道(1 / 2)

加入书签

早在禁海之前,尚可喜就向荷兰人开出条件,以整个中国的特许经营权,换取荷兰的全力支持。

荷兰使团返回巴达维亚后,经过理事会表决,一致同意和清廷结成抗明同盟。

英国人自从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一直在和荷兰争夺欧罗巴海域的控制权。现在他们又想将手伸到东亚,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光为了一雪宝岛、安南两战的前耻,更为了垄断东亚四国(日本、高丽、中国、安南)的贸易份额,为了证明谁才是世界的海上霸主。

所以他们集结印度、南洋一带的所有海上力量,再次介入明、清之战。

不过荷兰使团刚走不久,清廷就下达了禁海令,明军也封锁了珠江口。

因为无法出海与荷兰人保持联络的问题,尚可喜曾经一筹莫展。

军舰肯定出不了海,民间商船早就跑了,极个别漏网之鱼也惧怕官府在钓鱼,不敢承认自己藏有海船。

再加上明军在广东南部海域执行封锁政策,严格盘查过往船只,想从清控区找一艘能前往巴达维亚的远洋海船,真是千难万难。

所以,即使明知荷兰人已在备战,尚可喜仍然无法利用那支强大舰队和明军作战。

直到姚启圣找到明军一个破绽,联络问题才得以解决。

方法很简单,首先派细作乔装成灾民进入香江岛,然后再以投奔亲友为借口前往安南。

抵达安南就好办了,那边盘查并不严密,细作可以随意雇船前往巴达维亚。

在明军封锁的这一年时间里,姚启圣通过这种方法,在广州与巴达维亚之间建立了一条隐秘的联络通道。

按尚可喜定下的计划,清军在阳江、碣石两地发起进攻,让兵力紧张的明军三头难以兼顾。

如果明军以为海上安全,将兵力派去潮汕,那么荷兰舰队就会突袭香江岛,配合广州清军把朱由榔苦心经营的基地端掉。

没想到朱由榔没有上当,整出卖国债、送物资的新潮招式,同时保住了碣石镇和香江岛。

所以尚可喜只有继续等下去。明军再次进攻虎门,就是他等到的最好机会。

朱由榔建立的动员机制非常有效,能大量动用民间的财力、物力为军事行动服务。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难以掩饰战略意图。

比如说这次进击虎门,动员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整个香江岛的军民都为这个目标疯狂运作,完全无法隐瞒。

尚可喜收到风声后,立即让姚启圣派得力干将出海,联络藏在高棉的荷兰舰队——如今南海到处都是大明的盟友,高棉已经是荷兰人能找到的,距离广东最近的藏匿地点。

从高棉的西贡港到珠江口,总计九百余海里,盖伦船乘着西南风满帆满速,只需要八天即可加入战斗。

万一荷兰人没有如约前来,他还精心准备了另一张王牌备用。

在虎门把明军一举围歼,这就是尚可喜的野心。常进功不但守城无能,居然还妄想让他提前打出备用王牌,真是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看着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尚可喜挥手下达命令:“鸣炮,让大角、沙角炮台的人都退回来。”

“是,王爷。”

……

“轰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

见大角炮台的守军相当顽强,朱由榔本打算让突击一营先退后休整,铁甲舰再轰一夜,第二天再继续进攻。

然而听到小虎山方向传来带有节奏的炮声,他决定再等一等。

“三长两短……清贼真会选节奏,这是反击的信号,还是撤退的命令?”

这个问题郑经无法回答,不过他立即让传令官打出灯语,传令哨兵及其他战船加强警戒,严防清军可能发起的反击。

澳门总督布加路透露荷兰人即将参战的消息后,郑家发动南洋的商贸网,打探了不少消息。

据传,这次荷兰人准备的盖伦战船非常多,有可能多达好几十,甚至上百。整个香料群岛和印度的荷兰人似乎都消失了,明军用尽一切方法,还是找不到他们藏在哪里。

没等众人猜测多久,一直没受到攻击的沙角炮台忽然亮起了无数火把,一条长龙从西北方向冲出,看起来是守军正在往虎门方向撤退。

同时,大角炮台的反击火力突然间猛了好几倍,大量手榴弹像冰雹一样向城下抛出。

马如龙见守军如此疯狂,连忙招呼手下放弃正在争夺的城门,向后方撤退。

“后退……后退五十步,清军要拼命了。”

突击一营的士兵们听到主将招呼,立即遵从命令,退到后方的临时阵地观察动向。

转瞬之间,大角炮台上响起密集的巨大爆炸声。即使士兵们早已习惯炮响,仍然被震得双耳嗡嗡作响。

“糟了,贼人在毁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