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武德充沛(2 / 2)

加入书签

千斤铁呢,况且还要改装船舷,设置炮位,三百两不算贵。

只要装上几门大炮,就等于有了半张护身符。毕竟炮越多越安全,总比整艘船被荷兰人劫了强。

改装商船不占用船坞,工作量也小,朱由榔乐见其成,下令下龙湾造船厂对改装商船大开绿灯。只要有商船过去马上改,不得拖延。

铸炮厂对海商的请求也大喜过望,非常欢迎。

泥模铸炮法中,最费时间的工序就是阴干泥模,其他步骤都费不了多少时间。

偏偏造泥模很便宜,所以铸炮厂之前一次性造了几百个泥模,免得以后因为缺少泥模造不了炮。现在有了订单,多生产几门火炮根本不算什么事。

朝廷不禁止他们向民船卖炮,这等于天上掉下来的钱,不捡白不捡。

屈大均第一个广告生意就来自下龙湾铸炮厂,想到这并不是朱由榔的产业,而是所谓的安南军火商,他还狮子大开口宰了一笔钱。

收到白花花的一百两银子后,《安南消息》对吹嘘火炮还击这件事更积极了。屈大均每期都在报纸上讲解火炮原理,从威力到操作流程一应俱全。

朱由榔也适时推出炮手服务,只要海船在下龙湾改装成武装商船,他就派炮手上船教水手开炮。

雇佣一个炮手师傅很贵,每个月要二十两银子,在船上还要好吃好喝供着。

不过海商们觉得很值,每一艘改装过的商船都会雇佣,有的一艘船还不止雇一两个。

炮手上船教开炮不耽误行程,两三千两改装费都出了,再花点钱雇几个炮手师傅是应该的。

很快,志灵港就出现了一个奇景:很多海船卸完货先去下龙湾一趟,改装成武装商船再回来继续装货。

这些商船来的时候是任人拿捏的鱼肉,走的时候是长满倒刺的刺猬。

朱由榔指着改装好的商船这样评价:“这样很好,大明海商就应该武德充沛。我们不是满清,不应该担心海商有枪有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