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全民皆兵(2 / 2)
加以训练,部队的战斗力反而可能有所提升。
有些将领担忧万一形势有变,清军大军压境时,就算是高饷也无法顺利征兵的问题,朱由榔拿出另一个方案。
他打算免除力役和丁银,但是正税会有所增加,而且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服满三年兵役。
如果朝廷认为有需要,可以让老兵延长服役,不过延长时间里,士兵的军饷待遇会提高。
朱由榔把正常服兵役的士兵称为义务兵,超出时间的称为应募兵。
按这个规矩算,现在大部分老兵都是应募兵,所以一两银子的月饷绝对不高,还有提升的空间。
朱由榔认为这样可以形成一种氛围,义务兵要在服役时间好好表现,才能留下来当领高饷的应募兵。
所有领取土地的男丁都要登记在册,朝廷征兵时逃役就是重罪。轻则没收田地,重则杀头问刑。
总的来说,就是把服兵役和土地田产绑定在一起,大幅增加逃役成本。
一边是服役拿赏赐,另一边是逃役被问罪,正常人应该知道怎么选。这样就能减少军队需要大量征兵时的阻力。
朱由榔认为这样一来,之前李定国所担心的,卖地给俘虏民夫会引起军队不满的担忧就不存在了。
因为士兵所得毫无疑问比民夫要高很多。而民夫以后也会变成士兵,或早或晚,最少三年。
包括李定国和白文选在内的大将都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最起码可以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