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国书(2 / 2)

加入书签

“这么快,他们都疯了,不种地了吗?”吴三省对缅方的出兵时间充满了疑问。

朱由榔告诉他,缅甸南部比云南要热得多,不需要等到三月才开始种地。再说缅甸到处都是稻田,粮食多得吃不完,就算耽误一两季也无伤大雅。

又过了几天,吴子圣带着两千援军抵达蛮莫。

吴子圣告诉朱由榔,近日大理、临安两个方向的清军忽然变得非常活跃,晋王已分别派兵增援。到处都在打仗,现在永昌府已经没什么兵了。

这两千援军大多是之前磨盘山之战抓到的俘虏,不得已才放下锄头赶来增援。

“吴三桂也疯了?都不过日子了吗?”

众人对吴三桂的反常行为都感到难以理解。清军不在昆明种地舔伤口,下半年怎么过?

按道理来说,他不可能这么快知道明缅要开战,除非……吴三桂和莽达早有盟约。

总而言之,明军只能靠这一万兵力坚守蛮莫。

除最初带来的天威营精锐外,清降兵,土司兵,蛮莫俘虏的战斗力都很可疑,甚至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临阵倒戈。

众将都感到有些压抑,吴子圣拿出密信,开始讲述晋王的作战计划。

这天夜里,朱由榔面对江水想了很久。

明军本来就困难重重,为了救一个孩子,挑战另一个强大势力,是否明智?即使他是太子。

“过几天,将会有很多人牺牲。为了救一个人,死那么多士兵,值得吗?”朱由榔向身边的赵小乙问道。

“陛下,”

赵小乙想了很久,才开始缓缓陈述:“小乙是广东新会乡下人,鞑子来后,让大家剃头,全村人都剃了,那时我们都觉得为了头发丢了性命,不值得。后来,鞑子开始抢我们的口粮、烧我们的房子,还有村里的姑娘……”

说到这里,赵小乙停了一下,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好一会才继续道:“那时我们也没有反抗,再怎么说,丢了性命,总是不值得的。

再后来,村里大部分人都被抓到新会守城,听说后来都被鞑子吃了。小的不知道他们觉得值不值,反正从此我就跟了晋王,再也没想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