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新君兄弟情(2 / 4)
>
“正好,我也来看看九州调防过来的这批新军是否能打?”秦虎却是毫不客气。
秦刚到达开京的时候,正是高丽新国主王俣最焦急的时候。
“徐之兄,你可算来了!”王俣见到秦刚时不由地喜出望外,甚至开始抱怨起来,“你要是再不出现的话,朕可是要派出王姊去寻你去了,反正她很乐意接受这个差使。”
王姊?王文姬?秦刚摇摇头道:“亏得你我兄弟一场,我还尽心尽力地为陛下谋划未来,换来的却是你如此地算计与祸害!”
“算计?祸害?”王俣却故作糊涂,“朕派长公主为联络特使寻你,何计之有?何祸之有?”
“美人计!红颜祸!”秦刚与王俣之间却不避讳,直接便拆穿他的打算,“去年十月,我与清娘在流求大婚,虽然那时不便请陛下前来观礼,但事后也给你送过喜帖。想必你是收到的,可是现在你却不是想着如何为我补上一份厚礼,反倒是要派这个最像我那清娘的王姊过来,你说,陛下到底存的什么心?打的什么主意?”
“哎!朕还能存着什么心呢?你我说起来知心相交,可你与王姊相识那么长的时间,她与你家娘子长相酷似一事,朕可从来没听你说过,只知王姊对你一片痴心。所以,你说朕这个决定,又错在哪里呢?”王俣狡猾地笑了。
“我之前没和陛下说过么?”秦刚皱着眉头问道。
“从未提过!”王俣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便是在下的不是了!不过,今天也借这个机会说说清楚。当年我在辽阳记忆未曾恢复时,的确便是因长公主殿下酷似清娘,这才诱发起潜在记忆,也才有了后面的诸多之事。这是她的大恩情,秦刚自是铭记在心,永生不忘。”面对王俣,秦刚坦然述之,“只是,秦某此生,只有清娘一人在心,永不相负,再无他人。所以,关于长公主的‘一片痴心’之说,希望是陛下的玩笑。秦刚运浅,享不起齐人之福;更兼用情刻板,只愿一生守护清娘一人足矣!我知若由陛下出言相劝,长公主必然愿听。莫为秦刚这株独木遮眼,错过整片森林!”
王俣紧盯着秦刚上下看了好几眼,很奇怪地张大了嘴巴道:“朕本来听说过,你这次娶的那位清娘,原本已在东京嫁过了人。所以当初朕也想过,王姊既然长得像她,则说明长相不输;辽阳有了救你之恩,则说明情谊不浅;身为我高丽国长公主,名份也不低;而今朕已即位,若能联姻,秦兄的宏图大业,朕愿以全高丽而鼎力相助!这么好的一步棋,为何秦兄却是弃之不用呢?”
“啊?”秦刚立即活学活用,却是用王俣方才的表情问道,“难不成你我所谓的兄弟之情,全都是假的?若是我不同意这场姻缘,陛下便就要从此与我形同陌路了?”
“你……你!”王俣却是被气笑了,“朕本来就说不过你,前面那些话就算了,也是朕为了王姊瞎操的心,她的事让她自己去解决……”
“不可啊,此事陛下已经插手了,怎能半途而废呢?外臣刚刚成家,这后院稳定,可全靠陛下这里的斡旋啊!”
“那……,朕又能有什么好处?”
“好,陛下愿意谈条件就好,外臣这次前来,便就是为陛下去烦解忧的!”
“笑话,朕登基以来,国泰民安、君臣同心,哪里有什么烦忧需要你来解的!”王俣脸色一紧,但嘴上犹自强硬。
“真的么?难道是外臣这次来错了?曷懒甸那边的事也不用去管了?”秦刚笑着说道。
果然,一听曷懒甸,王俣便不再装了,立即站起身来,将秦刚再拉近到自己旁边重新坐下来道:“好啦好啦,说了这么长时间,你一口一个陛下,我也一个个的朕,还真是浑身不舒服。咱们还是以兄弟论,徐之兄既然这次特意赶来,就别卖关子了,一定有招可以帮到我!”
见王俣语气诚恳,秦刚也便开门见山:“去年我在身弥岛便就和世民讲过,高丽立国之根本,便就是要认清自身、切勿好高骛远,引来灭国之祸。”
“徐之兄当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也深以为然。”王俣这才真正吐露出了心声,“只是曷懒甸一事,父王已经写入遗命,而尹相诸人,又动辄以国运相迫。开春之后,别武班新成两营之军,便在开京城南门阅兵演练,许多之前反对出兵的大臣,便也有了不少动摇,我这也是左右为难啊!”
“世民你现在的处境我岂会不知?”秦刚长王俣两岁,之前相交也一直感受得到他的赤诚之心,所以也是真心想帮他,“首先你要知道:尹瓘为了巩固他的地位,挑起外衅便就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保州这里,他想过,但动不了,那里已经是渤海国事实上的王城。那他只有去动曷懒甸的脑筋!胜了,他为高丽开疆拓土,自然权势更强;败了,也会找个卧薪尝胆的理由继续控制别武班。”
“所以,我虽得徐之兄的提醒,但是对他的做法总是无计可施啊!”王俣感慨道。
“尹瓘用的是阳谋,所以你表面上只能赞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