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完颜藏怒意(3 / 4)
人,看着渐渐远去的车队,眼睛里充满了愤怒的火焰:
因为在那上面,不仅仅有他们及自己家人冒着生命危险从江河中采摘出来的东珠,从深林中与猛兽搏斗而取得的毛皮、虎骨与兽肉,还有珍贵的药材等等。这些东西,本来都可以运到辽阳等地,换取来各种生活必需品,以及可以保障生活的钱财。同时,车队还运走了一年中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一些存粮。从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可能都只能在积雪未消尽的大山里拼命发掘各种可以果腹的野菜松果等东西来裹腹。
“放心!我完颜阿骨打在此发誓:今天被他们抢去的东西,来年我必将让他们加倍地奉还!”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站在他们身后,发出了响当当的誓言。
长春州科尔沁草原以东,嫩江平原的西端,再加上北面的山脉,南边的丘陵,间杂的各条河流便在这里蜿蜒交汇,并形成了大大小小数百个湖泊,当地人一直称其为某某泡。
这些水泡岸边的水草极其丰美,除了可以进行牛羊放牧之外,还可以在湖中捕捉品种繁多的鱼类。而且,周围的山林中,时时可见天鹅群集、处处可见獐狍之迹,更是吸引了各种虎豹野兽来此出没寻食,成为了可以进行渔猎活动的最佳场所。
前面提过,大辽的四时捺钵制度,其核心并非在于渔猎活动,而是大辽皇帝面对实在广阔的疆域、臣民游牧散居的实际国情,而相应设计出来的一种巡游统治形式。
四个捺钵营,便就是大辽皇帝的四个行宫,根据季节不同,分别前往这四个行宫,既有巡察施政的意味,更有向这些地方附近的部落与臣民宣誓主权的意味。而与此同时的游猎,不能仅仅看成是皇帝本人的游乐,更应该是一种彰显游牧民族本性的象征性仪式活动。甚至从它实际所发生的穷极勒索行为中,也能读出各种试探属地忠诚度的意味。
萧奉先与秦刚先行来到了长春州,这里的捺钵营地都是现成的,尤其是规模庞大的宫卫营、官署营、中心营,所有的选址以及营帐基地都可以沿用往年的地基,只需要在上面搭起相应不等的帐篷就行。然后就是开始将从附近各地征集、采购包括调拨的物资陆续到位。最后,萧奉先还必须要对于春捺钵中的重要活动的所有流程进行精心细致的勘察与检查。
比如例行最重要的活动春钩与捕鹅。
春钩是指凿冰钩鱼,就是利用春季江河依旧冰封,冰下鱼儿缺氧,一旦能在冰面凿出窟窿,必会引来大量的鱼儿。
大辽皇帝的春钩仪式历经多年的进行,渐渐变得极为隆重。
萧奉先之前已经陪同天祚帝参加过好几次捺钵,但是这次却是他亲自来负责提前准备,自然是冒着东北这里的严寒,每一处都是亲自检查,毫不含糊。
光是确定春钩的地方就找了三四处,首先自然要是冰面附近足够开阔,便于皇帝带上那么多的随从进行围观;然后这里周围也要有合适的地方安排休息的临时营地;接下来,对于冰面上下的情况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准备。从附近找来的渔民,会根据经验,沿着冰面预先间隔着开凿出四个冰眼,只有中间的那个会凿透,用于下钩钩鱼,而另外的三个冰眼只凿一半,能够观察到冰下鱼情即可。
“出水窟窿在辰时三刻凿透,并放下食饵,陛下巳时到达,正好下钩,这样就能确保陛下可以顺利地钓上来第一条鱼,这便就是我们的头鱼!头鱼上钩,一年皆顺啊!”
听着萧奉先讲着这里的一切安排与部署的讲究,秦刚不由地突然想起一个好笑的事情,忍不住说道:“南方曾有过一个故事,说某王喜钓鲤,但不喜等待时间超过一刻。下人为迎其好,着善潜者,于水下执鲤,穿其钩于鲤嘴,再拉动鱼绳。以确保王一拉线必得锦鲤!”
秦刚的这个故事原本是想讽刺一番,但是没想到萧奉先先是一愣,便立即叫过随行的渔人问道:“此处水底的鱼儿可容易捕?”
对方是当地人,并没听懂秦刚之前与他说的话,只是很老实地回答:“冰下鱼儿被封了一冬,一旦冰面有窟窿,转眼就至,极易上钩!”
萧奉先听完后才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毕竟这严冬之季,找个能潜水的人也不容易!”
秦刚这才发现他原本开的玩笑话,没想到在这个小民之命皆蝼蚁的地方,险些便成了某个渔民的催命符,这才赶紧道:“萧兄心思细密,此番准备事无巨细,实在是令某佩服啊!”
萧奉先哈哈笑道,低声对秦刚说道:“凡陛下之事,再小也是大事也!”
皇帝捕到头鱼之后,便会接受文武百官庆贺,再回天子大帐摆上头鱼宴,招待百官以及附近前来觐见的各类使者。
萧奉先再要检查的捕鹅仪式,须得选择天鹅群居的树林,事先查好其巢穴,再小心包围。并于林外树起足够高的高台。届时天祚帝会带着妃嫔登上观望。
猎手便开始出动并惊起天鹅腾空,皇帝立即亲手释放身边的精悍海东青,飞入空中截杀天鹅,抓回来的第一只便为头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