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远东合作跟帝国审查政绩(2 / 4)

加入书签

也划算。

“需要多少人?”

“先来二十万试试。”

“二十万...”张慎言倒吸一口凉气,但转念一想,广东福建一带去南洋讨生活的何止这个数,“行,这事我能做主。”

两人又谈了些细节,茶喝了三轮,张慎言起身告辞。弗朗茨送他到门口,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问:“对了,现在你们皇帝是同治吧?今年多大了?”

“十九岁。”张慎言答道。

“十九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啊。”弗朗茨意味深长地说,“听说他身体不太好?”

张慎言心里咯噔一下,小心地回答:“皇上龙体还算安康,就是...就是有时候贪玩了些。”

“年轻人嘛,可以理解。”弗朗茨点点头,“不过我听说,朝政大权都在恭亲王和太后手里?”

“这...”张慎言更加谨慎了,“皇上毕竟年轻,有些大事还需要太后和亲王协助。”

弗朗茨领着他往花园深处走,那里更加僻静。两人在一个大理石凉亭里坐下,周围只有鸟鸣声。

“张先生,”弗朗茨忽然压低声音,“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说,要是同治皇帝不幸早逝,恭亲王有没有可能登基?”

张慎言手里的茶盏“当啷”一声掉在石桌上,茶水溅了一桌子。他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陛、陛下这话...”

“别紧张。”弗朗茨递给他一块手帕,“我就是随口一问。”

张慎言擦着额头的冷汗,脑子里飞快地转着。这个奥地利皇帝怎么会问出这种大逆不道的问题?他到底知道些什么?

“按照我朝祖制,”张慎言斟酌着词句,“皇位只能传给先帝的子嗣。恭亲王是咸丰帝的弟弟,于礼法不合...”

“礼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弗朗茨淡淡地说,“我记得你们历史上,不是也有过兄终弟及的先例吗?”

张慎言额头的汗更多了:“那都是...都是特殊情况。况且现在同治帝正当壮年...”

“十九岁的确很年轻。”弗朗茨站起来,背着手在亭子里踱步,“可是张先生,你我都是明白人。同治帝沉迷酒色,身体每况愈下,这在北京不是秘密吧?”

张慎言低着头不说话。确实,皇帝经常出宫寻花问柳的事,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我还听说,”弗朗茨继续道,“当年同治帝年幼时,朝中就有人提议让恭亲王继位,只是后来不了了之?”

张慎言猛地抬起头,惊恐地看着弗朗茨。这种宫闱秘事,一个外国皇帝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见张慎言不说话,弗朗茨在他对面坐下,身子前倾:“张先生,我就直说了。奥地利在北海道有一支舰队,八艘军舰,还有一千二百名陆军。如果恭亲王需要...外部支持,我们可以提供。”

“陛下!”张慎言霍地站起来,声音都变了调,“您这是...这是...”

“我什么都没说。”弗朗茨悠然地品着茶,“我只是告诉你一个事实。至于恭亲王怎么理解,那是他的事。”

张慎言的腿有点发软,扶着石桌才站稳:“陛下如此...如此器重亲王,不知要什么回报?”

“现在谈这个还太早。”弗朗茨摆摆手,“你只要把我的话带到就行。哦,对了,“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这是我们宫廷医生配制的补药,对...对肾虚很有效果。你可以带回去,送给需要的人。”

张慎言接过药瓶,手都在发抖。这哪里是补药,分明是毒药的暗示!

“时候不早了。”弗朗茨站起身,“张先生一路小心。记住,今天我们只谈了技术转让和劳工的事,别的什么都没说过。”

“是...是...”张慎言深深一揖,踉踉跄跄地离开了凉亭。

弗朗茨看着张慎言远去的身影,自己在心里想着,加强远东可能会对避免俄国做大有一点用吧,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不要让老妖婆上台了,要不然奥地利在远东可能就不会有新项目了。

...

1874年底,维也纳的政府大楼里灯火通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政绩验收时节,内政部和财政部联合组成的审查小组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桌上堆满了各部门送来的报告和账本。

教育部的基层官员汤姆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紧张地搓着手。他负责的是下奥地利州几个乡镇的教育工作,虽然自认为工作做得还不错,但面对审查组还是忐忑不安。旁边几个同事有的在抽烟,有的在小声交谈,气氛相当压抑。

“汤姆!汤姆·斯兰卡!”审查室的门打开,一个疲惫的声音喊道。

汤姆赶紧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审查室里坐着五个人,正中间的是内政部的高级官员布劳恩,旁边是财政部的审计官。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