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俄国人来访(1 / 2)

加入书签

维也纳,一场欢迎俄国人的晚会正在举行。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的皇储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这位未来的沙皇特意从圣彼得堡赶来,是为了庆贺茜茜皇后诞下新生皇子。孩子被取名为阿尔贝特——在德语中意为“高贵而光明”。

不过他的妻子丹麦的达格玛公主倒是没有来,虽然说是感冒了,怕传染给新生儿没有来。

但弗朗茨觉得,她可能是心里面极度抗拒来这里,毕竟她的祖国,丹麦王国和瑞典王国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又一次战败了。弗朗茨事实上还想要跟这位丹麦公主搞好关系来着,至少让她仇视的是普鲁士而不是奥地利。

历史上,这位丹麦公主可没少在亚历山大三世耳边吹枕边风,俄国跟德国的关系下降也有她的一份力,谁让人家是丹麦公主呢。

弗朗茨可不愿意让这位丹麦公主破坏了俄奥两国的关系,你去破坏俄普他倒是没啥意见,不过现在看来,这位丹麦公主是连着奥地利一块记恨着了。

“萨沙。”弗朗茨拿着一杯葡萄酒,语气亲切地对俄国皇储亚历山大说道:“你能来维也纳,对我和茜茜来说就是最好的祝福。不过我想,你这次来恐怕不只是为了道贺吧?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陛下真是慧眼如炬,”亚历山大环顾四周,确认附近没有外人之后,说道,“我们希望能从波西米亚引进先进的炼钢技术,包括购买价值大约1500万卢布的相关机械设备。”

弗朗茨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波西米亚的钢铁工业在他的大力扶持下已经相当发达,向俄国出口技术和设备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亚历山大见状受到鼓舞,继续说道:“父皇决定大力开发小俄罗斯的顿涅茨克地区。那里的煤炭储量惊人,我们已经探明了超过三万平方俄里的煤田。而且距离不远的克里沃罗格还有大量优质铁矿。煤炭和铁矿如此接近,简直是上帝赐给俄国的礼物。”

弗朗茨暗自思索。他当然知道顿巴斯地区的价值——前世这里可是苏联工业化的心脏。从1920年代开始,苏联就将顿巴斯打造成了“全苏煤仓”,斯大林时期更是在这里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到1940年,仅顿涅茨克一地的煤炭产量就占到了全苏联的6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拼命想要占领这里,就是看中了它的工业价值。战后重建时期,赫鲁晓夫甚至喊出了“顿巴斯是苏联的心脏”这样的口号。

其实在俄罗斯帝国晚期,这里就已经显露出工业重镇的雏形了。1869年,威尔士企业家约翰·休斯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现代化钢铁厂,带来了英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到1913年,顿巴斯地区已经拥有了超过300座煤矿,年产煤炭2500万吨,占俄国总产量的87%。这里的钢铁产量也达到了俄国总产量的74%。可以说,没有顿巴斯,就没有俄国的工业化。

“以我的经验来看,”弗朗茨装作思考了一会儿,给出建议,“单靠俄国自己的力量开发会很慢。不如大力吸引外国资本参与建设,这样能大大加快进度。”

“唉!”亚历山大苦笑着摇头,用手摸了摸额头,“陛下以为我们没想过吗?可是俄国的信誉...说实话,连我自己都觉得很糟糕。顿涅茨克那边已经开工一年了,但愿意去投资的外国商人寥寥无几。目前只有两三个奥地利商人,还有一个叫约翰·休斯的英国人。休斯倒是有点本事,他建的钢铁厂产量相当可观,但对于整个顿巴斯地区来说,还是太少了。”

“所以这次来,我们希望能得到陛下的支持,”亚历山大语气变得更加恳切,“哈布斯堡家族的产业遍布欧洲乃至全世界,您掌握的资金规模也相当可观。如果您能带头投资顿巴斯,相信会有更多人跟进。”

弗朗茨在心里盘算着。确实,俄国人大概不敢坑他的钱,但其他投资者可就说不准了。这些年来,俄国政府赖账的事情屡见不鲜,被坑得血本无归的外国商人更是不计其数。

不过转念一想,这笔投资对他来说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既能赚钱,又能拉近和这位未来沙皇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我会派遣专业的工程师团队去实地勘察,”弗朗茨斟酌着用词,“如果项目确实可行,我个人愿意投入一笔资金。不过,要吸引其他投资者,恐怕还得靠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太感谢您了!”亚历山大眼睛一亮,继续说道,“其实奥地利的技术水平完全不输给英法,而且我们两国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父皇还计划在顿巴斯地区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火力发电厂,为钢铁工业和煤矿开采提供电力支持。我们希望能和奥地利的电力公司合作,成立合资企业。”

“电力合作倒是可以谈,”弗朗茨若有所思,“除了这些,你们还需要什么?”

亚历山大小心翼翼地从内袋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塞到弗朗茨手里:“加强俄国与奥地利之间的合作,陛下。我们急需修建一条从顿巴斯直通莫斯科的铁路干线,用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