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镇压政策与莱茵军团向奥地利投降(1 / 5)

加入书签

巴黎起义这件事依然是扑朔迷离,估计就连正统派的人都一脸懵逼,这么简单就夺取了巴黎吗?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拿破仑三世毕竟还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这个所谓的立法团,里面有好几十名波拿巴派议员,逃出巴黎的也有好几十个议员,连人数都凑不齐,更别说,这些被软禁的波拿巴派议员脑子不瓦特也不可能投票说要废除自己的皇帝。

所以,拿破仑三世在离开巴黎,虽然威望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只要人在,他就能去找军队镇压这场叛乱。

对,就是叛乱。

至少在他定性看来是这样的,而且他重新任命欧仁·鲁埃为新一任法国首相,至于原本的温和共和派的埃米尔·奥利维耶跟他职位对调了,变成参议院议长,参议院的议员都由皇帝任命,主要起咨询和审议作用。他的权力相对立法团较小,更多是起到支持皇权的作用。这算是和平下放了,还算留了点面子,没有直接解除任命。

1873年12月2日,距离巴黎东南方向约120公里的欧塞尔小城。

临时会议厅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壁炉里的火焰噼啪作响,却驱散不了众人心中的寒意。那些侥幸逃出巴黎的大臣和议员们围坐在长桌两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魂未定。

“陛下,毫无疑问,发生在巴黎的是一起由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反对您英明统治的阴谋叛乱行动。”新任法国首相欧仁·鲁埃站在桌旁,他那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仿佛要把懦弱和动摇从他们的灵魂里揪出来。

“所以,”鲁埃继续大声说道,“我们不需要跟这些叛乱者进行任何仁慈的谈判。全部处死即可,包括那些参与的议员、将军们。让他们知道背叛的代价!”

“不可,不可啊!”

农业和贸易部长查尔斯·卢维伯爵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位七十二岁的老贵族脸色煞白,花白的胡须都在颤抖:“这、这...陛下,如果我们宣布要处死所有参与者,他们知道没有退路,肯定会拼死抵抗。到时候,法国就要陷入一场血腥的内战了!”

鲁埃冷笑一声:“内战?老伯爵,您太高看那些乌合之众了。现在叛乱政府只控制了塞纳省,正是最虚弱的时候。如果在这种节骨眼上还讲什么仁慈,那以后他们再次叛乱也就不足为怪了——反正没有严惩,对吧?”

说到激动处,鲁埃猛地一拍桌子。橡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吓得几个年轻的副国务秘书差点掉了手中的文件。

“我不管那些什么平民!”他的声音越来越大,“但这次,所有参与的议员、贵族、公职人员,必须付出代价!否则,如何立威?如何让那些观望的人知道站队的重要性?”

鲁埃转向拿破仑三世,后者正坐在首位上,脸色苍白得像张纸,但眼中的怒火却在熊熊燃烧。

“陛下,请想想1848年的六月起义。”鲁埃的语气缓和了些,但依然坚定,“当时法国政府处决了多少工人?一万五千人!可是那些真正的幕后黑手呢?那些资助叛乱的银行家、煽动民众的知识分子、暗中支持的贵族,他们大多数都逃过了制裁。”

他顿了顿,让自己的话沉淀下去:“再看看1830年的七月革命。查理十世太仁慈了,结果呢?波旁王朝就此终结。而那些参与推翻他的人,现在不少还坐在立法团里,这次又跳出来反对陛下您!”

财政大臣皮埃尔·马涅想要插话,但鲁埃没给他机会。

“诸位,醒醒吧!”首相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那些平民能有什么作用?最多就是拿把破枪,在街垒后面打几枪。真正危险的是谁?是那些能出钱买武器的资本家!是那些有号召力的贵族!是那些掌握军队的将军!”

大家能不知道这事吗?问题是,杀人太过了,这就有些坏规矩了。

他深吸一口气:“我早就主张要清洗军中的奥尔良派和正统派,但陛下仁慈,总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果呢?国民自卫军倒戈了,特罗胥'中立'了,现在连杜埃将军据说都停止向巴黎挺进。如果十年前我们果断一点,今天会这样吗?”

欧仁·鲁埃一直以来就是拿破仑三世政府的核心,只不过在后期,拿破仑三世政治开始转向自由化改革,他就被边缘化了,要知道他在之前堪称为副皇帝,在他的一席话上,加上他不善的眼神,在座的几个大臣都不敢出声了。

“够了,欧仁。”

拿破仑三世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立刻安静下来。

“你们知道我最愤怒的是什么吗?”他背对着众人,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不是奥尔良派,不是正统派,甚至不是那个叛徒特罗胥。我最愤怒的是共和派的背叛!”

他猛地转身,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为了这场该死的战争,我给了他们多少让步?我停止干预巴黎、奥尔良、勒芒的选举,让他们的人大量进入立法团。我放宽新闻管制,让他们的报纸随意攻击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