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契约劳工跟奥地利克里特岛和一些贵族血缘的事情(1 / 4)
弗朗茨和茜茜是在克里特岛上知道普法开战的消息的,自从加冕典礼结束后大概一周时间,他们一直待在耶路撒冷。
但是弗朗茨觉得刚好有机会,不如多出去转转,整天听经文也是够无聊的。
于是就伙同茜茜皇后“逃跑”了,再过一星期,索菲大公夫人才会带着皇室成员离开耶路撒冷。
而整个奥地利帝国,在缺少皇帝的情况下,依然在运行着,但是重要的事情,就比如普法,首相布尔伯爵他们是完全不敢做任何决定的,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皇帝陛下想要干什么,而且这也是弗朗茨吩咐的,关于普法战争相关的重大决定需要他亲自过问。
弗朗茨跟茜茜还有跟上来的女儿吉塞拉公主在克里特岛渡过了一个美好的假期,不过还是有一些事情。
1871年5月,奥地利帝国,克里特岛。
自从第二次近东战争在1868年结束之后,奥斯曼帝国被迫将克里特岛割让给奥地利帝国。这座地中海东部的大岛随即经历了一场彻底的人口置换。帝国当局实施了严厉的“腾笼换鸟”政策——在奥地利军队的刺刀下,岛上原有的约18万人口被系统性地清理。
筛选过程极其严格。帝国官员逐户登记,审查每一个居民。只有那些发誓效忠皇帝、愿意放弃原有的希腊或土耳其身份、承诺学习帝国语(德语)并接受天主教信仰的人,才有资格留下。最终,仅有不到八千人通过了这道严苛的门槛。其余十七万多人,无论老幼,都被装上船只,分批遣送到奥斯曼帝国或希腊王国。
有些人会选择前往奥地利的非洲殖民地碰运气,但这样的冒险者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非洲的毒蛇猛兽、严酷的天气、疾病等等各种困难,另一方面就是帝国官员告诉这些人,就算他们到了非洲殖民地还是要学习帝国语,不过好处大概是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以及可能的财富吧,毕竟找到金矿就能成为富翁的例子现在被奥地利殖民部的人宣传的家喻户晓了,就连这些外国人都被宣传了一遍。
克里特岛的战略价值无可估量。这座长约260公里的岛屿恰好横亘在地中海东部的中心位置,北距希腊本土仅100公里,南望埃及海岸,东临小亚细亚,很西边接意大利半岛。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扼守着通往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要道。苏伊士运河马上就要开通了,至少弗朗茨得到的消息是最快年底,或者1872年,开通之后从维也纳到东非殖民地的航程至少是缩短了一半多,而克里特岛正是这条黄金航线上的关键补给站。岛上的苏达湾更是地中海最优良的天然深水港之一,可以停泊整支舰队。
三年过去了,这座曾经充满东方情调的岛屿已经焕然一新。根据克里特岛总督府的最新统计,岛上现有八万三千名奥地利移民定居,主要是在故乡生活艰难以及要搏一搏出路的人,克里特岛的土地分配还是比较慷慨的。
另有七千多名北德意志移民,主要来自普鲁士的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安东亲王政府对移民没有任何限制,乐见这些过剩人口找到出路。还有近千名意大利人,意大利半岛上的经济情况也不乐观,因为统一的路被弗朗茨打断,那不勒斯王国和教皇国都是农业国,过剩人口有很多。
移民潮还在加速。每个月都有满载移民的轮船抵达伊拉克利翁和哈尼亚港。帝国移民局提供了极其优惠的条件:免费的船票、免费分配的土地、第一年的种子和农具、甚至还有安家费。相比之下,前往东非殖民地的移民待遇虽然更加丰厚,但那里的疟疾、黄热病、以及不时爆发的土著袭击(尽管事实上有很多殖民地附近已经没有土著了,但是这种观念是深入人心的)让许多人宁愿选择巴尔干半岛以及北非,甚至说是南洋殖民地也不去非洲。
弗朗茨为克里特岛挑选的首任总督是约瑟夫·拉瑟·冯·佐尔海姆男爵。他是个自由派官员,非常有能力,他起草的《废除农民依附关系法案》为帝国的农奴解放奠定了法律基础。在担任蒂罗尔州总督期间,他推动了教育改革,兴建道路,发展工商业,赢得了当地人的普遍好评。
佐尔海姆没有辜负弗朗茨的期望。他上任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土地分配。土地是让移民扎根的关键。他将全岛可耕地进行了细致的测量和评级,然后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分配。平原地区的良田每户可得25公顷,山地则可得35公顷。移民只需承诺耕种十年,土地就归其所有。这个政策极大地刺激了移民热情,很明显,在奥地利本土,一个农民可能一辈子也攒不够买一公顷地的钱。
基础设施建设是第二项要务。克里特岛虽然历史悠久,但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土耳其人统治时期留下的道路坑坑洼洼,许多村庄之间只有羊肠小道相连。
佐尔海姆领导着劳工修建连接主要城镇的公路网,扩建港口设施,兴建蓄水池和灌溉系统。帝国从非洲殖民地运来了8千多名黑人契约劳工。
当弗朗茨和茜茜在伊拉克利翁港口登陆时,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港口正在进行大规模扩建,新的防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