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修复券(2 / 4)
说道,“以蒙莫朗西家族的名义。另外,我的妻子捐款三千法郎,我的长子捐款两千法郎。”
全场一片哗然。一万法郎!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几十年的收入!
“公爵大人的慷慨必将得到上帝的嘉奖,”安东尼神父激动地说,“您家族的名字将用金字书写在最显眼的位置。”
“不必,”公爵摆了摆手,“和其他人一样就好。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
这番话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尊敬。掌声雷动。
公爵离开后,陆续又来了几位贵族。旺多姆子爵一脸轻松地捐了三千法郎,还开玩笑说这是他上周在赌桌上赢来的;圣日耳曼侯爵夫人带着她的三个女儿,一共捐了四千法郎,说是要为女儿们的未来祈福。
下午三点左右,教堂门口又停下一辆马车。但这次下来的人却让安东尼神父感到意外——是以吝啬著称的拉罗什富科男爵。
这位四十多岁的贵族脸色阴沉,似乎很不情愿来这里。他快步走进教堂,看都不看周围的人一眼。
“我要买修复券,”他冷冷地说,掏出钱包,“五百法郎,快点办完,我还有事。”
“当然,男爵阁下。”安东尼神父不动声色地接过钱,“请问是以您个人的名义,还是...”
“随便!”男爵不耐烦地打断他,“快点!”
皮埃尔疑惑地看了安东尼神父一眼。老神父微微摇头,示意他照常记录。
就在这时,门外又进来一个人——是布里萨克伯爵。他看到拉罗什富科男爵,立即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哎呀,这不是拉罗什富科吗?”伯爵故作惊讶地说,“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我还以为您对宗教事务不感兴趣呢。”
男爵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布里萨克,你来这里做什么?”
“当然是为圣地重建出一份力啊,”伯爵笑眯眯地说,“昨天在波利尼克公爵夫人的沙龙上,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公爵夫人说了,作为法国的贵族,如果连圣地重建都不愿意支持,那实在是...啧啧...”
他故意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拉罗什富科男爵的脸涨得通红:“我已经捐了五百法郎!“
“哦,五百法郎,”布里萨克伯爵拉长了声音,“真是...慷慨啊。我记得上个月您在拍卖会上,为了一幅画就花了三千法郎呢。”
“你...!“”男爵气得说不出话来。
“男爵阁下,您的修复券。”皮埃尔适时地递上修复券,缓解了尴尬的气氛。
拉罗什富科一把抓过修复券,恨恨地瞪了布里萨克一眼,转身离开了。
“这个守财奴,”布里萨克伯爵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然后转向安东尼神父,“我捐五千法郎。另外,请记上一笔——这是感谢上帝让我不像某些人那样吝啬。”
安东尼神父忍住笑意:“伯爵阁下,我们只记录捐款者的名字和金额,不记录...评论。”
“真遗憾。”伯爵耸耸肩。
等到晚上。
“真是不可思议,”皮埃尔一边记录一边感叹,“今天一天就筹集了将近十万法郎!”
安东尼神父看着那些写满名字的羊皮纸,“从公爵到洗衣妇,从富商到学生,每一个名字都将被送到耶路撒冷,在圣母往见堂永久保存。”
“神父,“皮埃尔突然说道,“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您真的相信这些钱会全部用于圣地重建吗?“
安东尼神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上个月劳舍尔大主教从耶路撒冷寄来的。你自己看吧。”
皮埃尔接过信,就着烛光读了起来。信中详细描述了圣地的重建进展:圣墓教堂的穹顶已经修复,新的供水系统正在建设,还附了几张建筑图纸。
“现在你相信了吗?“安东尼神父问道。
“是的,神父。“皮埃尔郑重地点点头。
“那就好。走吧,我们还要把这些羊皮纸装进铜管密封。它们将在下周被送往马赛,然后装船运往圣地。”
安东尼神父看着年轻的皮埃尔,心里面却又叹了口气,大部分吧,就算只有一半的钱能用于修建圣地也足够了,希望哈布斯堡家族还有罗马不要太贪婪。
...
1871年4月5日,维也纳,霍夫堡皇宫。
弗朗茨坐在路易十四风格的书桌前,手中的鹅毛笔在羊皮纸上划过最后一道优雅的弧线。
“陛下,”法国特使戈姆公爵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德语说道,同时在条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相信这份《奥法友好和平条约》将为两国带来持久的和平与繁荣。”
弗朗茨微微一笑,将印有哈布斯堡双头鹰的金印压在热蜡上:“公爵阁下,在普鲁士与贵国剑拔弩张之际,奥地利帝国愿意保持中立,这本身就是对和平的最大贡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