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奥地利邦国会议前奏(茜茜出现)以及奥地利间谍(3 / 4)
茜茜和索菲以及皇太后卡罗琳·奥古斯塔等几个女人一块抚养,她可算是理解养孩子的不容易了...
弗朗茨笑了:“鲁道夫已经十二岁了,正是调皮的年纪。我母亲可能会...”
“她巴不得呢。”茜茜撇撇嘴,“你知道她多喜欢教育孩子们'正确的皇室礼仪'。”
“那好,一言为定。”弗朗茨伸出手。
“一言为定。”茜茜握住丈夫的手。
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陛下,时间到了。”侍从官的声音传来。
弗朗茨最后整理了一下军服,茜茜挽起他的手臂。帝国的皇帝和皇后,即将以最完美的姿态出现在他们的“诸侯”面前。
“准备好了吗?”弗朗茨问。
“当然。”茜茜微笑着回答。
...
法属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正午的地中海阳光毫不留情地炙烤着这座白色的城市。卡斯巴区蜿蜒的小巷里,石灰墙反射着刺眼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薄荷茶、烤羊肉和海水的混合气味。
在港口区的圣欧仁广场上,一个不寻常的场景正在上演。
“征兵!征兵!法兰西帝国陆军征召勇士!”一个身穿蓝色军服的法军中尉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高领军装。
他身后竖着一面巨大的三色旗,两侧站着四名阿尔及利亚步兵——著名的祖阿夫兵,他们穿着宽松的红色灯笼裤和绣花背心,头戴红色圆帽,看起来既异域又威武。
“现在参军,工资提高一点五倍!”法军中尉扯着嗓子喊道,用的是带着浓重马赛口音的法语,“每月三十法郎!包吃包住!还有额外的热带津贴!”
广场上聚集了不少人——有穿着传统白袍的阿拉伯人,有晒得黝黑的柏柏尔人,还有一些混血的当地居民。他们交头接耳,用阿拉伯语、柏柏尔语和蹩脚的法语议论着。
“真稀奇。”一个老阿拉伯人捋着花白的胡须,“这个季节征兵?通常不是春天吗?”
“肯定是要打仗了。”另一个人压低声音,“我表兄在奥兰当搬运工,说最近军舰来来去去,忙得很。”
就在广场边上,一家名为“地中海微风”的小酒馆里,老板安东·施密特正擦着一个早就干净得发亮的酒杯。
施密特先生——至少在阿尔及尔大家都这么叫他——是个典型的“皮埃诺瓦”,也就是欧洲移民的后代。他有着日耳曼人的金发(虽然已经稀疏)和蓝眼睛,肚子像个啤酒桶,脸总是红扑扑的,一副喝多了的样子。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酒馆老板,实际上是奥地利军事情报局在北非最重要的情报站长之一。他的真名是安东·冯·哈特曼上尉,四年前以“破产商人”的身份来到阿尔及尔,开了这家不起眼的小酒馆。
“穆罕默德!去看看那边在搞什么名堂。”
“好的,老板!”
穆罕默德是个二十岁出头的柏柏尔青年,在酒馆里当了两年伙计。他机灵、忠诚,最重要的是——会说四种语言:阿拉伯语、柏柏尔语、法语和一点西班牙语。
酒馆老板施密特先生看着伙计挤进人群,心里快速盘算着。非常规时间征兵,还提高军饷,这明显不正常。结合最近收到的其他情报——军港的异常活动、军需物资的大量采购——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
十几分钟后,穆罕默德气喘吁吁地跑回来。
“老板,大新闻!”他兴奋得两眼放光,“不仅工资高,那个中尉还说,表现优秀的士兵可以调到法国本土驻防!”
“法国本土?”酒馆老板施密特眉毛一挑。
“是啊!巴黎!想想看,巴黎啊!”穆罕默德陶醉地说,“金发美女、还有音乐、香榭丽舍大道、卢浮宫...”
“你这个笨蛋。”酒馆老板施密特没好气地抽出吧台下的脏毛巾扔过去,“先干活!还当兵呢,要是战死了,你家里的弟弟妹妹咋办?”
穆罕默德家里有四个弟弟妹妹,父亲早逝,全靠他打工养活。施密特给的工资很大方,还经常“不小心”多给一些。
“再说了,”施密特补充道,“老子我缺你钱了吗?下个月给你涨两个法郎工资,比当兵强多了。”
“哈哈,谢谢老板!”穆罕默德咧嘴笑道,“您真是太慷慨了!感谢您养活我们全家!”
他接过毛巾,哼着小曲去擦桌子了。
施密特表面上继续擦杯子,脑子里却在高速运转。
法国从殖民地征召土著士兵不稀奇,但通常有严格的配额和时间安排。现在突然扩大征兵,还许诺调往本土,这说明什么?
说明法国需要大量军队,而且是紧急需要。
本土的法国青年当然更适合作战,但如果他们都被征召了,谁来维持殖民地的秩序?答案是:用殖民地士兵替换本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