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奥地利的军队需要继续改革,仿照普鲁士的参谋体系(3 / 4)
我挖到军事科学院了,负责后续的枪械改进。”
“嘿嘿,咱们不仅有钱,还有势,奥地利的发展前景可比瑞士联邦强太多了,一般人都知道如何抉择。”
里科夫斯基少将接着补充道:“陛下,维也纳兵工厂、斯柯达兵工厂等重要军工企业都已经建设完毕生产线了。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改进型号,比如使用无烟火药...”
提到无烟火药,弗朗茨心中暗想,这个应该快出现了。历史上法国人在1884年发明了无烟火药。
虽然他不知道无烟火药的制作过程,但他可是知道无烟火药另一个名称就是硝化棉火药,给军事科学院的无烟火药小组加一笔经费,再加上这个提示,奥地利完全可以抢先一步。
一步快,步步快。
弗朗茨跟两位亲信又聊了聊帝国军队内部指令的问题,还有军队语言问题,基本上现役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做到用同行的帝国语交流的地步,军队原本设置的用于训练士兵语言的学校,实际上现在去的人也不多了,不过弗朗茨觉得还是有必要保留的地步。
毕竟现在奥地利的义务教育只到小学就完事儿了,在匈牙利、克里米亚这些地方,你可以保证公务用语、上层都用帝国语,但是下层这个,还是需要一代代语言统一教育的。
很多人可能离开小学,回归家乡,那还是当地语言多一点,如果要当兵的话,这些语言学校还是有用的。
弗朗茨散步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对里科夫斯基说道:“对了,里科夫斯基,你去年在普鲁士待了整整一年,对吧?”
“是的,陛下。”里科夫斯基立正回答,“按照两国协定,我是以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去普鲁士军队进行交流。”
“那么,”弗朗茨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告诉我,你觉得普鲁士军队现在怎么样?”
里科夫斯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这个问题显然触及了某些敏感的话题。
“陛下,”他深吸一口气,“普鲁士军队在毛奇将军的改革下,水平确实在逐渐提高。”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旁边的克勒内维耶上校,然后继续道:“实际上,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
“说。”弗朗茨鼓励道。
“他们比帝国军队要强一些。”里科夫斯基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什么?!”副官克勒内维耶上校的脸立刻涨红了,“里科夫斯基,你这是在贬低帝国军队!我们奥地利军队有着数百年的光荣传统,怎么可能...”
“克勒内维耶。”弗朗茨抬手制止了他,语气虽然温和但不容置疑,“让他说完。”
皇帝转向里科夫斯基:“我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继续,告诉我为什么这么说。”
里科夫斯基感激地看了皇帝一眼。在其他君主面前,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意味着军事生涯的终结,但弗朗茨不同,这位皇帝真正想听的是真话。
“首先是参谋体系。”里科夫斯基少将开始详细解释,“陛下,我们奥地利当然也有总参谋部,约瑟夫·冯·加林纳上将领导得也不错。但是...”
他斟酌着用词:“普鲁士的参谋体系和我们的有本质区别。在我们这里,参谋部主要是顾问性质的,提供建议,制定计划。但最终决定权完全在指挥官手中,参谋军官更像是高级秘书。”
弗朗茨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而在普鲁士,”里科夫斯基翻开笔记本,“毛奇将军通过改革,正在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他们的参谋军官有'共同指挥权'。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师长要下达重要命令,必须有他的参谋长副署才能生效。”
“这不是限制了指挥官的权力吗?”克勒内维耶皱起眉头。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实际效果恰恰相反。”里科夫斯基解释道,“这确保了每个决策都经过专业的参谋评估。而且普鲁士的参谋军官都经过总参谋部的统一训练,他们使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同样的作业程序。这就像...”
他想了想:“就像一台精密的钟表,每个齿轮都完美配合。”
“具体来说,”里科夫斯基少将继续,“普鲁士从军一级到团一级,都有完整的参谋部门。一个军的参谋部有四个处:第一处负责作战计划,第二处负责情报,第三处负责后勤运输,第四处负责人事训练。每个处都有详细的工作手册和标准程序。”
“我们不也有类似的部门吗?”克勒内维耶问道。
“有,但差别在于执行。”里科夫斯基翻到另一页,“我举个例子。去年十月,我观摩了普鲁士第三军的一次机动演习。他们要在48小时内将两个师从布雷斯劳转移到德累斯顿。”
他顿了顿:“整个计划由参谋部制定,精确到分钟。第几列火车几点几分从哪个站台出发,装载哪个营,携带多少弹药,在哪里补充饮水,一切都写得清清楚楚。更重要的是,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参谋军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