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普鲁士的退让跟奥地利对日方针(1 / 4)
1868年春。
柏林城外的郊区别墅里,普鲁士内阁正在进行一场关键会议。
卢森堡问题持续一年了,迟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双方都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虽然偶尔有人擦枪走火的事件,被媒体宣传成开战前奏,但最终还是没有爆发战争。这场危机就像一根悬在欧洲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长期的边境警戒状态,让普法双方的军费开支剧增,法国毕竟是世界第二帝国,底子好,财政强得多,不怕耗下去,而普鲁士方面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他这个类型的强国,更适合打一波流,而不适合打持久战,就是持久对峙一段时间,也感觉肉疼。
普鲁士的首相安东亲王拿着财政大臣罗伯特·冯·帕托伯爵给他的军费开支表,深感头疼。
这些数字令人震惊——长期驻守边境的普鲁士军队每月消耗的军费足以建造数所新工厂或铺设数十公里的铁路。
“要是我们和法国人各退一步如何?”安东亲王放下文件,抬头望向围坐在橡木长桌旁的内阁成员们,语气中带着罕见的疲惫。
“这点不太可行。”战争大臣罗恩第一个摇摇头,“首相阁下,近东战争结束之后,欧洲的焦点只剩下了一个,现在整个欧洲都在观看普法角力,谁要是后退一步,国内民众的情绪怎么安抚?”
工业大臣阿古斯特·冯·德·海特边整理着胸前的领巾,边慢悠悠地说:“我估计至少我们都下台是肯定的了。”
一位大臣不阴不阳地说道:“尽管我们是国王陛下任命的,但这么大的退步,总要有人背锅才行。”
“问题是,国内的经济已经被长期对峙搞得消极了不少。”财政大臣帕托伯爵紧皱眉头,“英国人那边断了我们的投资,我是拿压箱底的钱才勉强让国内的基础建设工程继续干下去,要不然铁路那边都要停工了。”
“伦敦会议那边,我们也谈了很长时间了,没谈出个结果来,法国人那边也太顽固了,而且我觉得英国人大致上是站在法国人那边的。”外交大臣伯恩施托夫男爵嘬了一口雪茄,吐出口烟雾,“加上这次英国人给我们撤资,恐怕是这样的。”
“英法什么时候好的穿一条裤子了。该死的。”
首相安东亲王抿着嘴苦思良久,“要不然,我们还是不要了吧。卢森堡驻军权力。但同时,法国人不能进驻卢森堡,就让它成为永久中立国。”
“各退一步。”他补充道,似乎在给自己的决定找个合理的解释。
外交大臣伯恩施托夫男爵摇摇头,他的指间夹着那支燃到一半的雪茄,“首相大人,这个我跟法国特使提过了,但是那帮法国人都是一帮犟种,谁也不知道他们吃错了什么药,非要卢森堡这个小地方不可。”
“他们上次提出的条件是,我们必须无条件撤军,而且不能对卢森堡的未来发表任何意见。这简直是在羞辱我们。”他补充道,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战争大臣罗恩敲敲桌子,“兵家必争之地,地方虽小,却是很重要的。从军事角度看,卢森堡是通往法国腹地的门户。谁控制了它,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对峙下去了。”首相安东亲王一握拳,“王国现在兼并了这么多土地,需要的是和平发展,而不是战争,这样对峙下去,我们的工业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
“看看这些工厂,”安东亲王指了指窗外很远处的黑烟,“先生们。这才是普鲁士的未来。不是边境上的堡垒,而是工厂和铁路。”
“那您的意思是?”
“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让法国人买洛林地区的一小块土地,默尔特-摩泽尔省可以还给他们,让他们出钱购买。”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战争大臣罗恩一头雾水,“首相大人,您今早上没有生病吧?未战先降??那是我们通过战争得来的啊。”
“我捉摸了很长时间,我觉得现在王国的外交困境就在于和法国的矛盾。”首相安东亲王起身,扶住桌面,环视四周,“只要普法矛盾解决了,那么王国至少可以获得二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有这段时间,王国势必可以发展成欧洲工业强国,要知道,现在工业力量,比那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重要多了。”
“英国花了一百年时间建立他们的工业基础,而我们如果现在全力以赴,二十年足以赶上甚至超越他们。”他指着地图上的鲁尔区,那里标注着丰富的煤矿和新建的钢铁厂,“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力量源泉。”
“呃...”
几位大臣纷纷议论起来,会议室里顿时充满了激烈的争论声。有人拍桌子,有人握拳,甚至有人愤怒地将文件摔在地上。
战争大臣罗恩涨红着脸摇头,“这简直是耻辱啊,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就这样拱手相让?陛下绝不会同意这种损害国家尊严的方案。”
财政大臣帕托伯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