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日本天皇之死(日本的事情)(1 / 4)

加入书签

1866年的长州征伐最终在孝明天皇排出的使者中川宫朝彦亲王的斡旋下,双方议和了。

不过这本身就是对幕府威望的打击,毕竟你身为幕府,调动数倍于敌人的军队都不能取胜,还怎么信服于天下。

英国在这次战争中,看到了扶植长州藩,萨摩藩的可能性,英国公使哈利·史密斯·帕克斯爵士跟两藩国签订了条约,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等,同时约定将来建立新政权之时,要开放日本市场给英国,给予英国商人在全日本自由行商等权力。

1867年,第二次近东战争爆发,不久之后,英国与奥地利陷入了隐形对峙阶段。

奥地利派往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商队也开始减少,直到夏天停止。

而英国为了给奥地利找麻烦,同时将目光放到了日本上面,在英国公使帕克斯爵士的牵头下,以及倒幕派的坂本龙马、岩仓具视、伊藤博文联络下,萨摩藩、长州藩签订密约,同意联合讨幕,并支持王政复古。

土佐藩、肥前藩则是同意支持,但是前提条件是天皇的诏令。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地方实力派联合、有英国人提供支持,现在就只剩下一个真正的阻碍了——孝明天皇。

现任的孝明天皇有着强烈的攘夷主张,他确实坚决反对对外开放,主张“攘夷”(驱逐外国人),认为西方势力威胁日本的独立和传统,但他对所谓的倒幕其实兴趣不大,他更保守一些,认为现在幕府跟朝廷并立的局面可以延续下去,所以他一再催促现任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应当驱逐外国人,进行“攘夷”。

他对幕府的态度非常友好,完全不是后来的明治天皇那个样子,他支持“公武合体”,即朝廷(公家)与幕府(武家)合作治理国家,而非完全推翻幕府。

1863年他支持八月十八日政变,排除朝廷中的激进派反对幕府公卿,后面又同意了对长州藩的两次征伐。

现在,他就是攘夷派面前的真正阻碍。

1867年8月份,京都,修学院离宫。

天大黑,隐约之间有雷声发作。

“啊,好冷啊。”一位御所侍卫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朝着五米开外的同伴吐槽着,“这天,好像要下雨了。”

“唉,下雨,幸好我有我家妻子给我带着雨衣。”那名瘦高的同伴,一脸骄傲地说道:“唉,你说她怎么就这么好呢?”

“不要秀恩爱啊,我现在在这大半夜站岗已经够苦了,你竟然还这样对我。”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前方传来了脚步声,这让二人立刻停止了交谈。

“来者何人?止步通名!”近卫武士立刻挺直身躯,手按刀柄,警惕地喊道。

“深夜擅入御所禁地,速报身份!”另一名侍卫也立即摆出戒备姿态,声音严厉而洪亮。

两人迅速从懒散的闲聊状态切换到高度警戒,一人保持警戒姿态,一人举起手中的灯笼照向来人方向。在黑暗中,他们眯起眼睛试图辨认来访者的身份。

“如无通行手形,不得靠近!立刻止步报上名来!”

“是岩仓具视议奏大人!”另一名侍卫认出了来人,立即放松了警惕,姿态也随之恭敬起来。

“岩仓大人,是您啊。”先前说话的侍卫松了口气,向前行礼,“深夜来访有何要事?天皇已经睡下了,要我们通报吗?”

岩仓面色凝重,点头道:“是,我有重要情况禀报。”

“那我这就去找侍从通—”

话音未落,夜色中突然嗖嗖两声破空,两支羽箭精准地射中了两名侍卫咽喉。他们甚至来不及发出警报,便轰然倒地。

黑暗中迅速走出两名身着侍卫服饰的武士,熟练地将尸体拖入阴影处,随即站到岗位上,仿佛无事发生。岩仓具视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进行。

紧接着,从附近的树丛中悄然现身数十名武士,动作轻盈地靠近,神情警觉地环视四周。

“大人,通道已清,可以前进了。”领头的武士低声报告。

岩仓点头,拿出自己的腰牌,领着这队人马向御所内部走去。每遇到守卫,只需出示腰牌,加上宫中人员对他的熟悉,无人起疑。毕竟,岩仓具视作为天皇身边的重臣,深夜入宫虽不寻常,但在这动荡时期也不令人惊讶。

行宫内部,灯火昏暗。岩仓具视领着随从穿过层层回廊,最后在一处雕花精致的木门前停下。两名贴身侍卫原本警觉地站在门两侧,见到岩仓后只是行礼,并未阻拦。

“议奏大人,陛下已经就寝,是否需要—”

“无妨,我有紧急军情禀报。”岩仓语气沉稳而坚决,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

侍从犹豫片刻,还是轻声通报后,推开了寝宫的门。

寝宫内烛光摇曳,孝明天皇刚刚被唤醒,睡眼惺忪地坐起身。他穿着单薄的寝衣,头发微乱,全无白日里的威严肃穆。几名贴身侍女见外人进入,迅速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