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英国保守党政府上台跟强硬的迪斯雷利(2 / 3)

加入书签

/p>

英国人出不了招了。

约翰·罗素勋爵正如弗朗茨知道的那样,威望跟手段不如帕麦斯顿勋爵,再加上遇到了数个危机,一块,导致约翰·罗素勋爵焦头烂额。

第二次近东战争,奥斯曼已经丢了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卢森堡危机,曾经的小弟普鲁士王国这时候翅膀也硬了,没有理会伦敦的劝说,跟法国人在边境对峙起来,这也导致法国现在就算想要干预近东战争都不行了。

国内方面,爱尔兰发生了骚乱,一个叫做芬尼亚兄弟会的叛乱组织发动了叛乱,虽然规模不大,而且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但这还是给了反对党保守党口舌,这一点还好。

最严重的问题是,英国又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奥弗伦-格尼公司破产,连锁引发一些多家金融机构如伦敦联合银行、格拉斯哥银行相机倒闭,伦敦证券交易所股价暴跌,铁路股和工业股损失惨重。这时候的英国奉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反对直接干预市场,而银行由于挤兑、债务等连锁倒闭之后,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也就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些中小企业受到影响,紧接着就是失业、工人问题。

伦敦东区,曾经繁忙的码头如今只有零星几个工人在忙碌,大部分船只静静地泊在河岸边,货物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量锐减,许多船运公司陷入困境。一群失业的码头工人聚集在酒馆前,满脸愁容,时不时传来愤怒的咒骂声。

“该死的银行家们!”一个满脸胡须的壮汉咬牙切齿地说,“他们在豪宅里喝着白兰地,而我们的孩子连面包都吃不上!”

约翰·罗素勋爵领导的自由党政府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加上党内的分裂,一些自由党人开始跟保守党一起投票,最终,政府于1867年10月份垮台。

而在这期间,英国政府已经陷入了政策的混乱状态,什么近东战争?先把国内搞好了吧。

到1867年10月份,英国政府换成了保守党,首相则是德比勋爵,内阁核心人物是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雷利。

唐宁街的首相官邸。

新的内阁成员们寒暄过后都纷纷落座。

第三次出任首相的德比伯爵将手中的雪茄烟熄灭在烟灰缸里面,开口说道:“好了,诸位,现在政府又回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前任政府做的错事全都纠正回来。”

“嗯..”几位大臣纷纷点头,他们在野的时候可看上面的自由党不爽太久了。

“首先是最紧迫的金融危机,“迪斯雷利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已经与英格兰银行行长蒙塔古·诺曼进行了会谈。银行准备释放更多流动性,但需要政府的背书。这违背了我们一贯的自由市场原则,但面对如此严峻的危机,某些临时措施是必要的。“

他翻开文件,指着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失业率在一个月内上升了五个百分点,东伦敦和北部工业城市的情况尤为严重。如果不采取行动,我们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社会动荡。“

“迪斯雷利,这听起来像是自由党的政策(他们已经开始干预,但是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下台了)。我以为我们的立场是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的。“

“在正常情况下,是的,“迪斯雷利尖锐地回应,“但这是非常时期。我们必须先稳定局势,然后再逐步回归自由市场。否则,我们可能连实施政策的机会都没有了。”

德比伯爵举起手,制止了可能出现的争论:“本杰明说得对。现在不是坚持意识形态的时候。让我们先听听其他问题。”

外交大臣爱德华·斯坦利(德比伯爵的儿子)清了清嗓子:“关于国际形势,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普鲁士和法国在卢森堡问题上剑拔弩张,任何一个小摩擦都可能引发全面战争。而在东方,奥地利人已经占领了耶路撒冷,正在向周边地区扩张。奥斯曼帝国已多次请求我们的干预。“

德比伯爵摇摇头:“罗素的外交政策简直是一团糟。他既不能阻止普鲁士的野心,也不能制约奥地利的扩张。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建议暂时采取观望态度,”外交大臣爱德华·斯坦利谨慎地回答,“目前英国没有能力同时应对欧洲和中东的危机。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解决国内问题,至少在经济形势稳定之前。”

“但如果放任不管,“殖民大臣钱多斯侯爵插话道,“可能会威胁到我们在地中海的利益。特别是奥地利人现在控制了耶路撒冷。你们不觉得不趁着奥斯曼还没丢掉首都伊斯坦布尔之前干涉更好吗?“

“是的。我同意钱多斯侯爵的话。”财政大臣迪斯雷利点点头,“我们跟前任政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应该更加强硬地表现大英帝国的存在,而不是犹犹豫豫。”

财政大臣迪斯雷利声音大了几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战前就派驻英军到伊斯坦布尔,宣示帝国的强硬支持,俄国和奥地利人还能敢开战吗?”

海军大臣亨利·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