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难民问题跟战后区域建设(3 / 4)
张即将完成,接下来就是如何从这些新领土中榨取价值的问题了。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拿出一份文件:“财政部提出了一个五年开发计划,主要包括港口扩建、铁路修建和农业改革。初步估计需要投入3000万弗洛林,预计五年后年收入可达500万弗洛林。”
他打开文件,向皇帝展示了几张详细的图表:“这是萨罗尼加港的扩建计划,我们计划将其打造成帝国在爱琴海的主要出海口,战后按照约定我们特许经营权给了萨克森王国,所以关于这项计划的所有开支会是帝国跟萨克森王国平分。另外,我们计划从维也纳修建一条通往萨罗尼加的铁路,预计需要四年建成。”
弗朗茨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几页,眉头微蹙:“投资有些大了。有没有更经济的方案?帝国的财政状况并非十分宽裕,特别是这场战争已经消耗了大量资金。”
“有一个替代方案,”布尔伯爵说,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地图前,“由私人公司负责开发,帝国政府只负责安全和基本设施。已经有几家大型企业表示了兴趣,包括洛伊德航运公司和维也纳银行。”
他指向地图上新占领的几个港口:“洛伊德公司尤其对这些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的港口感兴趣,他们愿意投资建设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前提是获得二十年的特许经营权。”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特罗兄弟联合商会则表示愿意为铁路建设提供资金,他们已经在匈牙利地区有了成功的经验。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轻帝国财政负担。”
弗朗茨皱眉:“投资有些大了。有没有更经济的方案?”
“另外,陛下,再就是和南德意志邦国合作开发,”布尔伯爵继续说道,声音变得更加谨慎,“您之前许诺给他们的只是这一大片区域的一小部分土地,也许,我们可以交给他们更多的地方——作为他们进一步融入帝国经济体系的契机。”
弗朗茨的目光审视着地图上的南德意志诸邦。自从几年前讲这些邦国并入奥地利之后,这些邦国虽然在外交上跟随奥地利,但在经济和内政上仍然保持着高度自治。这始终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如何在不激起反抗的前提下,进一步将这些邦国纳入帝国实质控制。
“具体说说,”弗朗茨示意布尔伯爵继续,“你想让南德意志邦国如何参与新领土开发?这对于加强他们与帝国中央的联系有什么帮助?”
布尔伯爵走近地图,指着巴尔干半岛的几个区域:“陛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目前南德意志各邦仍保持各自的经济政策,这使得帝国内部的商品流通受到诸多限制。如果我们能说服他们共同参与新领土的开发,就可以提出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包括新占领的巴尔干地区和南德意志。”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弧线,连接着巴伐利亚、符腾堡直到新占领的巴尔干半岛:“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逐步引导他们放弃独立的经济政策,接受一个统一的关税、货币和贸易规则体系,自然而然地进一步融入帝国。”
“另外,帝国的金本位货币改革刚好可以借着这次一并进行,新货币克朗可以成为帝国真正的统一货币。”
贸易大臣托根堡伯爵补充道:“南德意志区域还有有一些资金的,尤其是那些王室大公们。如果我们能设计一个互利的经济合作方案,让南德意志的资本和技术进入巴尔干,他们自然会意识到更紧密融合的好处。”
弗朗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思路很有意思。通过经济利益来促进政治整合。但关键是,如何让巴伐利亚和符腾堡那些顽固的亲王们接受这一安排?”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布尔伯爵解释道,“首先是利益诱惑。我们可以承诺巴尔干的一些特定资源——比如煤矿——优先供应给南德意志的工业。其次是适当施压,暗示如果他们不参与这个共同市场,可能会失去对新市场的准入权。”
内政大臣巴赫插话道:“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金融杠杆。维也纳银行可以向那些愿意参与巴尔干开发的南德意志企业提供优惠贷款,但条件是这些企业必须接受帝国统一的经济规则。”
“用经济手段来实现政治目标。我喜欢这个思路。但不要操之过急,要让他们感觉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迫接受的。”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敲了敲桌面:“关于资金问题,我有个提议。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帝国巴尔干开发银行',由维也纳和南德意志的金融机构共同出资,但由帝国中央任命管理层。这样既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又能在金融层面加强对南德意志的控制。”
弗朗茨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是个好主意。巴尔干开发银行...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这也许是我们一直寻找的将南德意志融入帝国经济体系的完美工具。”
“两种方案结合吧。核心区域由政府直接管理,外围地区交给私人公司和南德意志邦国开发,但所有这些都要在一个统一的帝国经济框架内进行。”
他转向布鲁克男爵:“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