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奥地利跟沙俄合作,第三罗马(3 / 3)

加入书签

堡。同时,他也对俄军有一丢丢没信心,想要得到奥地利的一些帮助,别的不说,武器弹药什么的给一点吧。毕竟,奥地利的军工产业在欧洲还是名列前茅的。

(根据俄国历史传统,莫斯科被视为“第三罗马”。这一概念始于16世纪,当时俄罗斯东正教僧侣费洛菲提出“两个罗马已经陨落,第三个罗马屹立不倒,第四个罗马将不复存在”的著名论断。

在这一理论中:第一罗马是古罗马帝国;第二罗马是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第三罗马则是莫斯科(俄罗斯)。

当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陷落于奥斯曼土耳其人之手后,俄国自视为东正教的最后堡垒和拜占庭帝国的精神继承者。因此,沙皇追求的是复兴第三罗马的荣光。)

弗朗茨·约瑟夫慢条斯理地坐下,示意斯特罗加诺夫伯爵也坐。

“可以接受,具体的等后面我们会派代表去圣彼得堡谈判,将这个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弗朗茨说道。

斯特罗加诺夫伯爵脸上立即绽放出喜悦的笑容,他再次站起身,行了个标准的宫廷礼:“啊,这真是伟大而又明智的决定,陛下。您获得了帝国永久的友谊。”

他的声音充满了热情,但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狡黠:“沙皇陛下会非常高兴听到这个消息。这将开启我们两个伟大帝国新的合作篇章!”

“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弗朗茨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端起一杯茶,品了一口,问道。他的语气平淡,但眼睛紧盯着俄国使节,似乎在等待对方的下一步动作。

“进攻方向上?”斯特罗加诺夫伯爵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中透着一丝试探。

“奥军、俄军各自按照划定势力范围进攻,我们进攻山地,你们一马平川。”弗朗茨淡淡的说道,“这可又是你们占便宜哦。”

山地作战虽然艰难,但奥军的山地战术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好处想想,一则可以训练军队山地作战,这种体量同时有点弱的对手可不好找,二则山地地形更有利于防守,一旦整个计划出现变故,奥地利军队可以迅速构筑防线。万一英法真想不开,要再打一场,弗朗茨有把握拖死他们。

斯特罗加诺夫伯爵笑了笑,似乎对这个安排很满意,但随即他的表情变得更加谨慎,声音也降低了许多。

“陛下,能否军事物资方面,资助一下我军,我想全力支援我国夺取君士坦丁堡一事...”斯特罗加诺夫伯爵声音都低了下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提出这个请求。

“当然可以,什么都行,不过一切都要有单据,我想这会是一笔双方都满意的交易。”弗朗茨说道,语气亲切但明确表示这将是一笔生意,而非无偿援助。

“交易?”斯特罗加诺夫伯爵重复这个词,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显然,沙皇政府想要的不是交易,而是白嫖啊。但他作为一名老练的外交官,马上调整了表情。

“那价格呢?陛下,不会是天价吧。”斯特罗加诺夫伯爵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掩饰自己的失望。

“放心,不会。怎么可能,咱们两国谁跟谁啊,“弗朗茨露出一个亲切的微笑,但眼中的精明丝毫未减,“具体细则可以由财政部代表前往圣彼得堡详细谈判。我相信我们能找到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他没有明确承诺任何优惠条件,但语气中的友好暗示着可能的灵活性。这正是外交的艺术——既不承诺太多,又给对方保留足够的希望。

“那么,”弗朗茨站起身,示意会谈接近尾声,“我想我们今天的讨论已经相当成功了。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两大帝国能够共同重塑巴尔干的政治格局。”

斯特罗加诺夫伯爵也跟着站起身,微微鞠躬:“感谢陛下的慷慨和远见。我将立即向沙皇陛下汇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两人握手道别,但双方心中都清楚,这只是一场漫长博弈的开始。在表面的友好和合作背后,是两个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根深蒂固的利益冲突。

待俄国使节离开后,弗朗茨转向他的两位大臣,脸上的亲切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计算。

“先生们,准备开始吧。通知军队做好准备,但要保持低调。同时,派人去伦敦和巴黎探听英法的反应。如果可能,派人在君士坦丁堡试着暗示奥斯曼人俄国可能有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计划。”

首相布尔伯爵和施默林男爵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然后点头表示遵命。

“还有,”弗朗茨补充道,“密切关注埃及和西奈半岛的情况。如果奥斯曼帝国真的开始崩溃,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在那里的利益不受影响。苏伊士运河的工程不能有任何延误。”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