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登陆(1 / 4)
1864年11月14日。
波罗的海上空飘荡着晨雾,给整个海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奥地利远征舰队的旗舰——“太阳神号”铁甲舰上,特格霍夫少将站在指挥塔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方模糊的丹麦海岸线。
特格霍夫少将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将要率领奥地利海军执行数十年或者说上百年来奥地利的第一次登陆作战,目标是丹麦王国的菲英岛。
菲英岛距离三国联军控制的日德兰半岛最近的地方大概是18公里左右,很近,并且丹麦的主力舰队遭遇了两次奥地利远征舰队的打击,现在基本上龟缩在哥本哈根,准备随时为国王献身,至于菲英岛,自求多福吧。
菲英岛是丹麦第三大岛,人口大约在23-24万人之间,该岛是丹麦重要的人口聚集地,该岛与日德兰半岛之间隔着小贝尔特海峡,东部有几个古老的防御要塞,而西部防御相对薄弱,主要依靠米德尔法特要塞。原因是已经几百年没有敌军胆敢横渡海峡对丹麦本土岛屿进行袭击了,上一次遭受重大军事入侵是在1658-1660年瑞典-丹麦战争期间,当时瑞典军队横渡结冰的大小贝尔特海峡进攻,距离1864年大概已经200多年了。
而且丹麦政府这些年投入的资金也主要是位于日德兰半岛上面的要塞,而现在,这些要塞都易主了。
“太阳神号”的甲板上,军官们忙碌地穿梭着,传达命令,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舰队中的每一艘战舰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巨大的引擎在船腹中发出沉闷的轰鸣,黑烟从烟囱中缓缓升起,融入晨雾中。
“报告,大公阁下!”一位海军少校快步来到马克西米利安大公身边,立正敬礼,“所有舰艇已就位,登陆部队准备完毕。”
“很好。”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穿着军服,想起这十几天来跟普鲁士、汉诺威将领们的争论。
普鲁士军队的总指挥现在换成了赫尔穆特·冯·毛奇将军,他皇兄经常提起的人物,目前是普鲁士的总参谋长负责普鲁士的军改。他曾强烈反对这次登陆作战,理由是普鲁士军队缺乏登陆经验——“都是旱鸭子”,他如是说。这一点奥地利虽然稍强一些,但作为一个传统的陆军大国,海上登陆作战同样不是其强项。
汉诺威的将领倒是亚历山大·冯·阿伦特斯奇尔中将倒是表现得很积极,问题是总共汉诺威就派了一万两千人来这里,占三国联军总兵力的比例太小。
经过一番争论,加上柏林的命令,毛奇将军才不得不同意了对丹麦岛屿进行登陆作战,普鲁士把自己的家底舰队全部派了出来,这里面除了普鲁士原本的就是合并北德意志邦国之后得到的舰船,一共6艘蒸汽护卫舰,32艘运输船和22艘炮艇,至于他们的铁甲舰,“阿米尼乌斯“现在还在建设阶段,没办法,主要是各国都不愿意援助技术给普鲁士,威廉一世又不想要普通的铺铁皮铁甲舰,就让但泽造船厂联合施泰廷造船厂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进度有些慢,估计1865年7月会下水。
特格霍夫少将点点头,走近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汇报道:“第一批佯攻舰队搭载着赫尔瓦特·冯·比滕费尔德将军带领普鲁士第七师的一部分,大概4500人左右,会从东南方向的曲布林湾登陆,这位将军我跟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和加布伦茨中将聊过,是个作战非常勇猛的人,我估计以现在残存的丹麦兵力就算在岛上有埋伏也是打不过他的。”
虽然是佯攻舰队,但是三国联军有充分理由相信,这支部队同样能够顺利登陆并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丹麦军队主力现在可能连一万人都没有,而且士气低落。一批仓促组织起来的民兵,怎么可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普鲁士军队。
“主力登陆舰队还是在斯特里布登陆,”特格霍夫少将继续报告,“根据热气球侦察的结果,那里的防御工事相当简陋,仅有几道浅浅的堑壕。”
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点点头,他作为一名海军总司令,觉得这次登陆作战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不过,一个奇怪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也许,在这次行动中,被海水淹死的士兵数量可能比被丹麦人击毙的还要多。他心里默默做了个笔记,决定返回维也纳后向皇帝兄长建议组建专门的登陆部队,要求所有士兵都精通游泳技能。
他眼睛盯着远方飘扬着的普鲁士黑鹰旗,问道:“气象情况如何?”
“风力适中,海浪平稳,能见度正在提高。”少校报告道,“天气条件有利于我们的行动。”
特格霍夫少将收起望远镜,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对视一样,转身走向舰桥:“发信号给全舰队,开始执行'童话计划'。第一批佯攻舰队向东南方向的曲布林湾移动,主力登陆舰队保持原定航线。”
舰桥上的信号军官立即开始工作,旗语和灯光信号在舰队间闪烁传递。几分钟内,庞大的联合舰队开始分成两组——一组向曲布林湾移动,另一组则向预定的主力登陆点斯特里布前进。
在“太阳神号”下方的海面上,数十艘战舰组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