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要不要派舰队(1 / 4)

加入书签

1864年9月15日,哥本哈根,阿马林堡王宫。

秋日的哥本哈根被一种沉重的灰色笼罩。波罗的海刺骨的冷风卷着细雨,在古老的宫殿和广场间肆虐。曾经热闹的港口如今船只寥寥,街道上的行人步履匆匆,眼神中透着恐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一种末日般的氛围—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到了丹麦王国的首都——哥本哈根。

阿马林堡宫内的枢密院会议厅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宏伟的巴洛克式穹顶下,巨大的水晶吊灯散发着幽暗的光芒,照在一张橡木长桌和围坐其周的二十多位政府高官身上。墙上的金色壁纸在烛光下显得黯淡无光,昔日的辉煌仿佛也随着国家命运而黯淡了。

首相蒙拉德手中紧握着一份刚送达的电报,面色如土。他年近五十,体型消瘦,戴着金丝边眼镜,平日里精明干练的面容此刻布满疲惫和绝望。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重地打破了室内的死寂:

“先生们,刚收到的消息确认,我们在斯卡恩的最后一处防线已经崩溃。日德兰半岛全境都已经被普奥汉三国联军占领了。”

会议厅内爆发出一阵混乱的低语和惊呼。国防大臣汉森中将猛地站起,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这不可能!我们的预计是防线至少能坚持到月底!”

“事实就是如此,汉森将军,”首相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普鲁士的针式步枪和奥地利人带来的克虏伯新式火炮的威力超出了我们的预计。我们的勇士们尽了最大努力,但力量对比太过悬殊。”

财政大臣芬森抓着自己稀疏的灰白头发,神情恍惚:“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失去了一半以上的国土。”

“不仅如此,”外交大臣克里斯蒂安·冯·莱因斯多夫插话道,面容严峻,“根据我们在柏林的线人传回的情报,安东亲王跟维也纳正在进行商议,维也纳建议不仅要我们永久割让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还要求日德兰半岛全境需要割让!”

会议厅内一片哗然。莱因斯多夫伯爵抬高音量,继续说道:“这些德意志蛮子竟然,竟然想要日德兰半岛全境!这完全违背了1852年的伦敦条约,甚至超出了战争最初声明的目标!”

“他们是趁火打劫!”内政大臣科尔禁不住拍案而起,“最初他们声称只是为了'解放'德意志兄弟,现在却要瓜分我们的国土!”

“这、这是奇耻大辱!他们竟敢要求割让整个日德兰半岛!”首相蒙拉德愤怒地将文件摔在议会桌上,手掐在腰上,都在气的发抖:“自从卡尔马联盟时代以来,丹麦王国从未遭受如此侮辱!”

会议陷入一片混乱,大臣们七嘴八舌地争论着,有人主张立即投降以保全国家剩余部分,有人则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就在这时,会议厅的橡木大门被用力推开,一阵突如其来的寂静笼罩了整个房间。

所有人立刻起立,因为站在门口的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他身着一套簇新的陆军元帅制服,胸前挂满勋章,金色的肩章在烛光下闪闪发光。

国王环视了一圈惊愕的大臣们,缓缓走到长桌首位:“先生们,请坐。我已知悉日德兰全境沦陷的消息,也听说了维也纳跟柏林的无理要求。”

“这个条约或者说协议丹麦人不会接受!签署这样的条约,无异于亲手粉碎祖先数百年来建立的国家。”

首相蒙拉德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您有何决断?”

国王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的面容:“作为丹麦的国王,我将与哥本哈根共存亡。如果普奥联军想要占领我们的首都,那么他们必须先踏过我的尸体!”

这番话在会议厅内激起了一阵激动的掌声和欢呼。国王举手示意安静:“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尝试一切外交途径。莱因斯多夫伯爵,”他转向外交大臣,“您必须亲自出访各大强国首都,争取国际支持和干预。”

“不仅如此,”国王补充道,“我们还需派遣特使前往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和海牙。任何可能的支持都不容忽视。”

他环视着会议桌周围的大臣们,神情变得更加坚决:“先生们,丹麦正面临自1660年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我们可能会在这场不公平的战争中失败,但历史将记住,我们是如何捍卫自己的国家和尊严的。”

会议结束后,国王留下外交大臣和首相进行更详细的讨论。王宫的一间小会客室内,只有壁炉中的火焰照亮了三人凝重的面容。

“莱因斯多夫,”国王开门见山地说,“实话实说,您认为我们获得国际支持的可能性有多大?”

外交大臣犹豫了片刻:“陛下,我必须坦言,形势不容乐观。英国虽有保护丹麦完整性的传统政策,但帕麦斯顿政府内部意见分歧。他们不愿意真正的进行军事干预,我们在英国的大使回信说除非有另外一个强国出兵,而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忙于墨西哥冒险,难以分身。俄国更关注波兰问题和中亚、远东事务,更别提俄国人这次解决波兰起义很可能跟普奥达成了交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