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金本位制度讨论跟东非的铁路(1 / 4)

加入书签

克勒内维耶上校的战况报告结束后,会议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内政事务。霍夫堡宫殿内阁会议厅的气氛也随之从紧张的军事策略转为更为沉稳的经济讨论。

“陛下,关于金本位改革这个事情,我的建议是召开专家委员会讨论吧。”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接着自己被打断的话题开口说道。

他的手还轻轻拍打了几报告和欧洲各国的相关数据。

在经历了1857年的经济危机后,帝国内阁更加意识到稳定货币体系对帝国发展的重要性。

奥地利现在是银本位制度,每一枚奥地利弗洛林的含银量为约11.11克纯银,但实际上了解历史的都清楚,金本位制度最后取代了长时间存在的银本位制度,在金本位体系下,货币价值更稳定,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

布鲁克男爵站起身来,走向房间一侧的小黑板,拿起一支粉笔,开始在上面写下一些数字:“请允许我简要说明目前的情况,陛下。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英国自1816年开始实行金本位制,法国虽然采用复本位制,但实际上倾向于金本位。俄罗斯和普鲁士依然坚持银本位,但他们也在密切关注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

他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分隔线,然后在两侧分别写下“金本位”和“银本位”,随后在各自下方列出了采用相应制度的国家。

“从长期来看,金本位似乎是大势所趋,”布鲁克继续解释道,“主要原因是黄金的价值相对稳定,不易受单一地区产量变化的影响。而且,黄金的高价值意味着较小体积可以代表较大的财富,便于国际贸易结算。”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在座的各位大臣,确保大家都在跟上他的思路:“然而,转向金本位制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黄金储备问题。”

银毕竟更容易贬值,因为现在奥地利的殖民地发现了不少金矿、从多瑙河两公国战争、撒丁王国那边抢来的黄金,加上弗朗茨利用了法国实行的金银复本位制,从法国哪里搞来了不少黄金,现在奥地利手里面有了大概200吨的黄金,有了一定的改革底气。

布鲁克在黑板上写下“200吨”,然后在旁边标注了一个问号:“这是我们目前的黄金储备量。问题是:这足够支撑帝国全面转向金本位制吗?”

会议室里的大臣们互相交换了眼神。200吨黄金听起来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尤其是考虑到奥地利在十二年前几乎用光了所有的黄金储备。这一变化反映了弗朗茨皇帝在外交和殖民政策上的成功,也体现了帝国近年来经济实力的增长。

“我同意布鲁克的看法。”首相布尔伯爵开口说道:“内阁中大概赞同改革的持绝大多数,不过很多人还是觉得金银复本位制更好一些。”

“金银复本位制确实有其优势,”他补充道,双手交叠在桌面上,“它能够结合两种贵金属的优点,增加货币流通的灵活性。而且,考虑到我们在银矿上的传统优势,完全放弃银本位可能对蒂罗尔和波希米亚等地区的矿业产生不利影响。”

“陛下,我们国内黄金其实不太充足。”贸易部副大臣阿道夫·霍恩博格插话道。

事实上,那可太不充足了,奥地利境内的黄金产量很低,毕竟本土缺少金矿,可能每年连一吨的产量都没有。

霍恩博格从他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统计报告:“根据最新的矿业调查,帝国境内的年黄金产量仅为0.8吨左右。即使加上特兰西瓦尼亚的金矿,总产量也不超过1.5吨。与从殖民地获得的黄金流入相比,我们的本土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弗朗茨皇帝皱了皱眉,奥地利的本土资源相比于法国来说很丰富了,但是还是有不足之处,可能只有俄国跟几个庞大国土面积的国家才能什么都不缺不需要殖民地了。

“那么,布鲁克,“皇帝直接询问财政大臣,“你认为我们的200吨黄金储备足以支撑全面转向金本位制吗?如果不够,还需要多少?”

布鲁克男爵谨慎地回答:“陛下,根据我的计算,以帝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和国际贸易量,完全转向金本位制至少需要300至350吨黄金储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立即达到这个数字。我们可以采取渐进式转型,先建立金银复本位制,随着黄金储备的增加,逐步倾向于纯金本位。”

“陛下,要不然让议会投票辩论这个事情?”贸易大臣托根堡伯爵开口讲道,“事实上,如果我们实行金本位制度改革,别忘了,我们合并的那些南德意志地区的几个邦国也应该一块改革,但这就动了他们的蛋糕了。”

“如果让议会通过的话,这项改革就好办了,正好可以发行新的货币,金银复本位制改革也一样的道理。”托根堡补充道,同时调整了一下他标志性的蝴蝶结领带。他认为,通过议会这一渠道不仅能够增加改革的合法性,还能够分散可能的政治风险。

弗朗茨一愣,他倒是忘记还有个花瓶议会了。

“呃,这倒是的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