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丹麦在行动与俄属波兰分地(1 / 4)
丹麦的霍尔首相表情稍稍严肃起来。
他看着倚在床头柔软的倚枕、不住叹气的国王,说道:“陛下,您作为国王最应该的是顺从民意,而不是听外国那些人在瞎说。我们自己的国土难道不能自己决定吗?”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所以我听从我妻子路易丝·克里斯汀的建议支持民族自由党。”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将那份厚厚的文件递到身着深蓝制服的侍从手里,然后用一个优雅但不容置疑的手势示意他们出去。
很快,大门在天鹅绒地毯上无声关上了,宽敞的卧室里面只剩下国王跟首相两个人跟壁炉里的火焰跳动着。
“我当然知道国内的民众在想什么,呵。”弗雷德里克七世望着窗外的花园,苦笑一声,无奈、担忧地说道:“当我骑着白马走过哥本哈根的斯特罗格大街、阔尼根斯·纽托广场的时候,我当然能听见市民们的欢呼声。那些商人、学生、工人们自以为丹麦强大无比,可以抵御普鲁士(当时是德意志邦联联军,但是普鲁士是主力)的进攻一次就能抵御第二次。”
(丹麦士兵凯旋回到哥本哈根,1849年)
“但是。”弗雷德里克七世转过身来,锐利的目光盯着霍尔首相,“你我都清楚石勒苏益格战争德意志邦联最后撤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那不是因为我们多么强大。”
霍尔首相沉默了许久,最后重重叹了口气,“唉。”
“陛下,我当然知道。俄国人、英国人都帮了我们,还有瑞典王国,法国,整个国际社会都站在我们这一边。他们给了我们外交支持和军事威慑。”
“那你觉得我们公开违反《1852年伦敦议定书》之后,这些国家还能帮我们吗?”国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讽刺,“条约的墨迹都还没干透呢。”
“陛下,我觉得会,这是由利益决定的。”霍尔首相站起身在地摊上走来走去,“普鲁士现在已经吞并了这么多德意志邦国,难道英国人会坐视普鲁士掐断波罗的海的入口?俄国人也一直跟我们关系不错,从彼得大帝时代就是如此。”
“你凭什么以为他们会再帮我们?”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的声音有些蕴含着怒火,急躁地说:“俄国人现在自己都自顾不暇,波兰起义让他们家里面着大火,英国人还在北美跟美国死磕。法国人?”
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这时候自己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思索,随后又补充道:“法国人、法国人倒是有几分可能,毕竟普鲁士拿了他们的洛林。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的威廉可没什么好感。”
霍尔首相一拍大腿,面露喜色,“这不就得了陛下,有法国人帮忙呢。有了法兰西的支持,我们就能守住石勒苏益格。”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却没注意到国王眼中闪过的一丝忧虑。
弗雷德里克七世声音急了几分,“法国人要是入场,你信不信奥地利人能从意大利地区出兵捅法国后方。”
两人陷入了长达数分钟的沉默对峙。最后,霍尔首相站起身,走向角落的茶几。他拿起精致的波西米亚陶瓷壶,为国王斟了一杯冒着热气的热水。
“陛下。”霍尔首相将茶杯递给国王,语气缓和了许多。他停顿片刻,像是在斟酌措辞,“您知道,我们正在迈向民主的道路。丹麦人民的愿望,就是我们的方向。”
“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丹麦国王走向覆灭的深渊!”
“陛下,这是议会的决定!”霍尔首相的声调陡然升高。
“我是国王!”
紧张的气氛在房间里凝固。片刻后,弗雷德里克七世淡淡地说道:“没有我签字,宪法是不成立的。”他的语气平静,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霍尔首相急切地说:“陛下,您、您难道忘了当年的胜利了吗?我们能打败他们一次,就能打败第二次。您出去瞧瞧。”
霍尔首相好像意识到了现在是在荷尔施泰因,改了嘴,“您要是回到哥本哈根,不,您去卡珀尔恩、伦茨堡看看,那里的人民都在渴望着真正的统一!”
“霍尔,你多少岁了?“国王突然问道。
“呃,”霍尔首相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陛下,我是1812年出生,现在51岁。”
“那我比你痴长几岁,”弗雷德里克七世仿佛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不成熟的霍尔首相,“你参加过石勒苏益格战争吗?”
“回陛下,没有,我当时已经成为议会的一员。”
“呵,难怪,你去拿过西边那个柜子,第二个抽屉里的东西。”弗雷德里克七世指了指西边一个大大的柜子。
霍尔首相取出一叠泛黄的照片,走向床边。弗雷德里克七世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怀念:“奥拉夫·赖伊、克里斯蒂安·德·梅萨...”
“我亲自将他们送到前线,”弗雷德里克七世向床头又倚了倚,用伤感的声音说道:“但我只看见了他们的遗体归来。”
“陛下。”霍尔首相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