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俄国的波兰问题与借款(1 / 4)

加入书签

俄国的财政困境是一直以来存在的,1862年米哈伊尔·格拉夫·冯·雷伊坦这位来自波罗的海的德裔贵族担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财政大臣,开始对财政系统进行改革。

但是由于历史跟现实双重原因,历史方面就是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遗留下来的债务,现实方面则就是地方贵族官僚的腐败、农奴制改革政府需要给予的补偿支出、现代化军队改革、铁路建设投入等等。

这一时期,1862年,俄国沙皇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农业税收和关税,年度总收入约3.31亿卢布,(一个俄国银卢布约18克纯银≈1.62奥地利弗洛林,3.31亿卢布≈5.36亿弗洛林),1862年的财政支出大概是3.67亿卢布,赤字约为3600万卢布。

1863年,因为波兰起义迟迟镇压不下去,高额的战争费用让沙皇俄国的财政再次陷入了困境,他们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银行贷款,向欧洲各国以及各大银行。

财政大臣米哈伊尔·冯·雷伊坦一只手扶着额头,另一只手在不断地翻看着手里的文件,而旁边的几位大臣们则是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前争论不休。

总理兼任外交大臣的戈尔恰科夫亲王推了推自己的小眼镜,用沉重的语气说道:“陛下,波兰总督弗里德里希·威廉·冯·伯格将军向我们发来了请求增援的要求,原本这些叛军只能在乡村地区打打游击,但现在他们开始攻打城市,就比如华沙南部的格鲁耶茨、布雷斯特甚至也遭受了叛军的袭击。”

“陛下,我必须指出,波兰叛乱迟迟未能平定,与内务部的懈怠有直接关系。“戈尔恰科夫亲王推了推鼻梁上的小眼镜,声音低沉而笃定。

内务大臣瓦卢耶夫伯爵脸色微变,立即反驳道:“亲王阁下,这分明是对我部门的不公指责!我们早已下令地方官员严密搜捕反抗分子,但波兰地方的反叛分子异常狡猾,他们不仅多次逃脱,还收买了帝国第三局的探员!”

“这是在暗指第三局无能吗?”总理兼任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亲王冷笑一声,“如果不是第三局和维也纳那边提供了最初的情报,叛乱的规模恐怕会更大。”

“情报?那为什么我们的军队却接连打了几场败仗?”内务大臣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瓦卢耶夫伯爵冷哼一声,目光转向陆军大臣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这是我内务部的责任,还是陆军部的问题?”

陆军大臣德米柳京将军闻言,脸色一变,语气带着几分不满:“瓦卢耶夫伯爵,您可不要忘了,我们帝国陆军一直是在追着敌人打的,到现在为止的几场战役大都是以胜利告终。而且,最近因为财政部迟迟无法提供足够资金,这导致我们前线的军队装备不足,士气低落。难道这也是陆军部的责任?”

财政大臣米哈伊尔·冯·雷伊坦听到这里,猛地抬起头,拍了拍手中的文件,声音略显疲惫但坚定地说道:“够了!财政部已经尽力了!连续数月的战争消耗已经让国库空虚,我们不得不向欧洲各国借款。可借款的利息呢?谁来承担?”

“陛下,您看看,这就是我们帝国的现状。”国务院主席,老臣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布卢多夫伯爵这时候则是无奈地摊开双手,“一切问题的根源,恐怕还在波兰总督威廉·冯·伯格将军的无能。他不仅未能有效镇压叛乱,还一再请求增援,让我们腹背受敌。”

“伯爵阁下!”瓦卢耶夫伯爵与米柳京几乎同时开口,声音中夹杂着愤怒与不满。

就在这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猛地抬起手,威严的声音响彻整个房间:“够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房间就如同西伯利亚的寒风般冷冽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再争吵。

“这场叛乱迟迟未能平定,确实让帝国蒙羞。”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缓缓起身,目光冷冷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但你们要明白,帝国的敌人是波兰叛军,而不是彼此之间。你们的争吵只会让局势更加糟糕。看看你们,就像市集上争抢面包的农妇一样。”

“我跟你们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将吵吵闹闹的你们扔到波兰前线去与叛军作战。”

沙皇的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位大臣的心头,他们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纷纷低下头,不敢与沙皇的目光对视。就连平日里自信从容的戈尔恰科夫亲王,也不由得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试图掩饰内心的不安。

沙皇俯视着桌上散落的文件与地图,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声音清脆而刺耳。

他缓缓开口,语气冰冷:“除了上面我听到的那些借口,告诉我,为什么波兰人还跟蚂蚱一样在我的眼前蹦来蹦去?你们口口声声说要平定叛乱,可结果呢?我的军队呢?我的官员呢?是不是都被这些波兰叛军吓得不敢动弹了?”

沉重的气氛让大臣们呼吸都变得困难,最终,总理戈尔恰科夫亲王轻轻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他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我们有证据表明,普鲁士人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