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波兰起义(1 / 3)

加入书签

“陛下,最新电报,英国正式对美国宣战。”秘书长温布伦纳几乎是撞开了橡木大门,这是他在紧急情况下的权力,将手中的电报带给了弗朗茨。

弗朗茨正在水晶台灯下批阅文件,听到消息后,他放下镶金的钢笔,嘴角微微上扬。“非常好,非常好!终于打起来了。”他伸手接过那份还带着油墨清香的电报,阅读了起来。

温布伦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结,走到书桌前。“陛下,关于北美局势,布尔伯爵领导的北美委员会已经在秘密行动了。通过瑞士和比利时的中间商,我们成功地向林肯政府输送了大批洛伦茨步枪和格林野战炮。说实话,他们的军工产能相当可观——匹兹堡、底特律、克利夫兰这些工业城市的烟囱日夜不停。但是...”他停顿了一下,“我对他们的战斗意志持保留态度。”

弗朗茨仔细看完电报,将其放在红木桌面上,转过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温布伦纳,我明白你的顾虑。确实,林肯政府现在的处境不妙:大西洋有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北面是英属加拿大的威胁,南方邦联虎视眈眈,就连西部的加利福尼亚也摇摆不定。但别忘了,他们可是美国人。他们相信自己是天选之人,我相信他们的战斗意志,他们会将战争进行下去的。”

温布伦纳摇摇头,抚了抚他那修剪整齐的胡须,“陛下,总参谋部的分析认为,考虑到英军的作战经验和装备优势,再加上地缘形势,林肯政府最多支撑三个月就会寻求和平。”

“非常规规矩矩的预测。”弗朗茨站起身,“来打个赌如何?就赌一个弗洛林。”

温布伦纳露出了无可奈何的微笑,“好吧,我赌林肯政府会在半年内投降。”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闪着银光的弗洛林。

弗朗茨也拿出一枚相同的银币,两人将赌注放在书房角落那尊栩栩如生的鹰首雕像底座下。“你们都低估了美国人,”他意味深长地说,“他们可不是那些只会高谈阔论自由的沙龙客,总参谋部总是习惯性地降低人的作用,他们喜欢看重军队的数量与武器,但在战争中人或者说士兵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些小看美国人了,其实。”

历史上,美国北方联邦政府到1865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维持了100多万人的军队规模,而内战期间北方付出了约64万人伤亡的代价,战死了36万人,南方也付出了近50万伤亡,这些数据大致上都表明了美国可不是当时欧洲宣传的那样不爱国、崇尚自由,因此会接着个人自由的名义逃避兵役。

那些自诩为欧洲精英的人总是轻视美国人的爱国精神,却忽视了一个事实:在美国的乡村教堂、城市广场和社区会堂里,一种独特的公民文化正在茁壮成长。当国家召唤时,这些重视社区荣誉、笃信民主理念的普通人,会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坚韧。

除非英国能在短期内调动四五十万正规军跨越大西洋——这在目前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仅凭几支精锐部队和临时征募的殖民地部队,想要迅速占领五大湖沿岸的工业心脏地带,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不过沿海岸边港口城市,英国倒是绝对可以迅速攻下来,毕竟大英帝国的海军目前世界第二的法国加上第三、第四的海军加起来都比不上。

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弗朗茨在心中盘算着:也许应该派个得力的特使去华盛顿,带去一些鼓舞士气的消息。毕竟,不能让他们在丢了几个沿海城市后就放弃抵抗。大英帝国虽然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但要想彻底征服这片辽阔的大陆,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这场战争最好拖得时间越长越好。

...

波兰,华沙城堡,第十号房间。

这是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审讯室。

俄罗斯帝国波兰民政管理局局长亚历山大·维洛波尔斯基侯爵皱着眉头走了进来,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霉味和人体排泄物的混合气味。他取出了一块浸过香料的手帕掩住口鼻,锃亮的皮靴在石板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审讯室的墙壁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刑具,铁链和皮鞭在昏黄的油灯光线下投下狰狞的阴影。一尊沾满灰尘的耶稣受难像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墙角堆积着发霉的稻草,几只老鼠在角落里窸窸窣窣地爬动。

弗拉基米尔·克雷梅涅茨基少将被吊在十字形的审讯架上,他那曾经英俊的面庞此刻浮肿不堪,金棕色的头发被汗水和血迹粘在一起。

维洛波尔斯基转向一旁的审讯官,这位留着浓密胡须的中年人正在擦拭他的工具。“情况如何?还是没说吗?”

“侯爵阁下,他交代了很多东西,从他十四岁偷看女仆洗澡,到上个月在歌剧院后台勾引首席女高音的事都交代得一清二楚。甚至还包括和自己的嫂子偷情,但是我们要的东西他一直没开口,说自己没参加过密谋行动。”

“克雷梅涅茨基,”维洛波尔斯基轻轻拍打着囚犯的脸颊,“该醒醒了。”

然后弗拉基米尔·克雷梅涅茨基少将缓缓的睁开眼,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