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哥伦比亚内战与拿下巴拿马省(1 / 4)

加入书签

弗朗茨是个很喜欢开拓殖民地的人,毕竟历史证明了19世纪就是一个殖民扩张的时代。

每一个想在欧洲列强之林立足的国家,都必须在海外拥有自己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不仅能提供原材料和市场,更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

更别提这个阶段列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殖民地瓜分也没有规则,见者有份,实力为王。

法国目前还在陷在墨西哥的泥潭里面,预计这场远征至少再需要两三年时间,而美国还在内战,数十万人的军队在堪萨斯州、华盛顿特区等地展开殊死搏斗。

奥地利帝国的战略目标很明确:控制从巴拿马到危地马拉的中美洲走廊。这条狭长的地带不仅连接着大西洋和太平洋,更是未来连接两洋的关键通道。至于墨西哥,就让法国人在那里消耗国力好了。

而巴拿马,目前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是格拉纳丁联邦(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之后成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再然后是格拉纳丁联邦,一脉相承,但领土和成员有一定变化)的一个主权州。

1860-1862年,格拉纳丁联邦正在经历内战,哥伦比亚内战。

这场内战源于一场深刻的政治分歧。保守派总统马里亚诺·奥斯皮纳·罗德里格斯推行的中央集权政策,与各州追求自治的诉求形成了尖锐对立。这位身材瘦高、性格固执的总统坚持他的政治理念,却最终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

自由派方面以托马斯·西普里亚诺·德莫斯克拉将军为首掀起了反抗保守派的叛乱,并于1861年6月18日攻占了波哥大,流放了总统马里亚诺·奥斯皮纳·罗德里格斯,并成立了临时政府。

不过保守派势力仍然在考卡省和桑坦德省继续抵抗,其余各省则为自由派势力。

(右边绿色部分和上面黄色的部分是仅存的原保守派政府势力)

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会得到人的感激,而弗朗茨在听到殖民部干涉这次内战,从中获取利益的计划之后就显得很感兴趣,他派了德尼茨·冯·克劳斯男爵在帝国海军的三艘护卫舰的保护之下秘密前往考卡省,会见当时的保守派势力领袖之一的胡利奥·阿博莱达·庞博。

在存亡与卖掉一块叛乱者的土地这两种选择中,胡利奥·阿博莱达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来自维也纳的德尼茨·冯·克劳斯男爵用高雅的维也纳口音对他说道:“您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帝国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朋友。“

1862年的10月份,奥地利帝国的运输舰队来到了布埃纳文图拉港口,这座保守派控制的最大的港口城市,大概有五千多人的样子。

这时期格拉纳丁联邦总面积约131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哥伦比亚大约大20%左右,总人口约240万人,这么大的土地只有这些人口,可以称得上是地广人稀了。

布埃纳文图拉港灼热的阳光下,紧急招募来的码头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搬运着刚从奥地利商船上卸下的木箱,里面是洛伦茨步枪。

这批洛伦茨前装步枪是奥地利帝国最新生产的1860出口型,枪管采用了改良后的膛线,使得射程和精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请不要以为经历了奥撒法战争之后,世界就会一瞬间都变成后装步枪。

虽然后装步枪已经出现,但前装步枪因其简单可靠、造价低廉的特点,仍然是世界军火市场的主力产品。而且那场战争里面,奥地利帝国没有展现多少后膛枪,当时的军队主力还是以前膛枪为主。

对于南美这样的地区来说,这种武器已经足够先进了。

“高官阁下,”卢卡斯·赫洛泽克中校边说边翻开了他那本已经被汗水浸湿边角的笔记本。

这位来自奥地利的军官虽然穿着整洁的白色军装,但显然也被这里的天气折磨得不轻。他用流利但带着明显德语口音的西班牙语继续道:“这批货物共计三百箱,每箱装有5支步枪,加起来正好1500支。这只是第一批,后续还会有更多。”

德尼茨·冯·克劳斯男爵在一队奥地利士兵的护送下去了另一个方向的桑坦德省,他在那里要和当地的保守派领袖莱昂纳多·卡纳尔会谈,

胡里奥·阿博莱达·庞博用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他那修剪整齐的山羊胡也被汗水打湿了。作为布埃纳文图拉的高官,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进行一场危险的押注。“贵国真的只打算拿走巴拿马省吗?”

他心里面担心是在引狼入室,奥地利帝国不同于已经衰落的西班牙王国,它拥有将近六千万人口,其军事实力远非已经衰落的西班牙可比。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为了那些追随他的保守派支持者,他似乎别无选择。

“哈哈哈,有点好笑。”卢卡斯·赫洛泽克中校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一样捂着肚子笑了几声,“您请放心吧,高官先生,您想得太多了。奥地利帝国是讲信义的,我们对朋友向来言而有信。”

他用手指了指远处停泊的军舰,“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