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殖民大计划(2 / 3)

加入书签

移民补贴支出占三分之一,军事开支占四分之一,基础设施投资占剩余部分。”财政大臣听到这个数字时明显皱起了眉头。

“但从长远来看,”西吉斯蒙德补充道,“马达加斯加和突尼斯很有希望在三年内实现收支平衡。这两地的港口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农业税收稳定增长。至于其他殖民地,”他微微摇头,“恐怕还需要持续投入。毕竟殖民事业前期投资是无法避免的。”

“这就是1861年帝国的殖民地情况了,陛下。”殖民大臣西吉斯蒙德大公说完后笔直地站在那里,目光在弗朗茨皇帝和其他大臣之间来回扫视。

财政大臣冯·布鲁克男爵皱着眉头研究墙上新挂起的殖民地地图。地图上用红色标注了奥地利帝国的海外领地,主要集中在东非和印度洋区域。他微微摇头,开始和工业大臣低声交谈起来:“土地面积确实可观,但这些远方领地每年都在亏损。按照目前的趋势,明年的亏空恐怕要突破3000万弗洛林了。”

弗朗茨盯着地图,仔细思考着,殖民地是个好东西啊,看看法国在普法战争后能快速复苏,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能坚持到底,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其庞大的殖民地体系。但他更希望建立一个紧密统一的帝国,而不是像英国后来那样松散的联邦体制。

算了,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发展能有这么快,已经是政府政策干涉的结果了,尽管大部分还是地图开疆,但作为一名刚刚入局殖民棋局的国家来说还算不错了。

“马达加斯加岛和奥属东非是我们率先开发的殖民地,这两个地区的殖民地的经济产业情况如何?”弗朗茨将手中的钢笔放在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响,结束了大臣们之间的小声交流。

西吉斯蒙德连忙回答:“陛下,马达加斯加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当地人本就有成熟的水稻种植传统。除了粮食作物外,我们的殖民者也建立了不少种植园,主要种植香草、丁香和咖啡。矿业方面,我们接管了几处蓝宝石矿,已经开始向欧洲出口。”

“那里的气候也能种植棉花吧。”开口的是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他现在为了国内的原材料方面供应愁白了头,尤其是棉花产业,当初看它蓬勃发展带来的巨量税收的喜悦现在已经变成了担忧,奥地利帝国本土是没有大规模棉花种植基地的,也就导致了国内的棉花产业受制于外国的原材料。

“是的,布鲁克男爵阁下。”西吉斯蒙德大公微微颔首,“不过我们暂时只有一个棉花种植园,是我旗下的企业进行开垦和种植的,面积不大,但证明了可以开垦。”

欧洲贵族尽管每年破产不少人,但是也有很多是长久以来的富裕家族,就比如这位西吉斯蒙德·利奥波德·莱纳·玛丽亚·安布罗修斯·瓦伦丁大公,国内还有十几万公顷的土地加上一些企业、矿产,因为他是皇室,又是殖民部大臣,很容易就知道政府政策方向,因此响应政府号召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一举双得。

“陛下。”布鲁克男爵看向弗朗茨,双手交叉,认真地说:“陛下,我认为我们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在殖民地种植国内紧缺的原材料,特别是棉花和橡胶这类战略物资。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帝国对橡胶的需求正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长。”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虽然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危机的风险仍然存在。自美国内战爆发以来,我们的国营棉纺厂采购棉花的价格上涨了约百分之十五,这个涨幅勉强还能承受。但私营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从去年十月开始,破产的棉纺厂数量在持续增加。考虑到棉纺产业占我国GDP的十二分之一,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这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一部分。”弗朗茨思考了一会,接着说道:“我们的护航制度很快会重新开始,到时候至少会保证棉花价格不会进一步上涨,希望他们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另外,财政部要制定一个经济危机预备草案了,1857年美国铁路经济危机的爆发有多么严重,相信你们都是知道的,尽快做一个预备方案出来。”

“遵命,陛下。”布鲁克男爵恭敬地答道。

“瓦伦丁,说说奥属东非的情况。”弗朗茨将注意力转向殖民大臣。

“黄金采矿为主,再就是种植园,这一片。”西吉斯蒙德大公用红木指挥棒在挂满整面墙的详细地图上画了一个小圆。“奥属东非总督索登·冯·梅尔泽男爵申请了一批免税政策之后,维也纳的谢勒家族和林茨的施密特家族的资金都流向了奥属东非。这里,”他用指挥棒点了点地图上一片绿色区域,“就是他设立的棉花种植区。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预计今年十月就可以收获第一批棉花。按照现有规模,至少可以弥补帝国一部分棉花缺口。”

“索登·冯·梅尔泽男爵还是比较有能力的,”首相布尔伯爵点点头,“不过陛下,陛下,我需要提醒您,因为我们的移民数量严重不足,采矿业和种植园已经开始采用土著,一部分比如原先马达加斯加岛北部的一批土著部落很早就和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