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着急的林肯与克虏伯(2 / 3)

加入书签

都能达到作战标准。”

“以上。”总司令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说完之后,对林肯总统敬了个礼,转身大踏步离开了总统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在斯科特将军身后重重关上,林肯总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转向财政部长蔡斯。

“老斯科特太过谨慎了,”蔡斯部长摇着头说,“他参与过美墨战争数十场战役,但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的他似乎已经失去了当年的进取精神。”

林肯踱步到窗前,望着远处正在站岗巡逻的卫兵。“确实如此。他太过高估南方的实力了。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仓促之间拼凑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蔡斯部长翻开手中的财政报告,眉头紧锁,“自从南方各州宣布脱离以来,我们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棉花贸易完全在南方手里,关税收入锐减。若是按照斯科特的计划扩军到20万人,一方面,我们现有的武器还不足以武装二十万人,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库暂时无法承受,可能需要进行借贷。”

“不仅如此,”他继续说道,“英国那边也在虎视眈眈。他们的纺织厂需要南方的棉花,已经开始暗中支持南方邦联。若是我们不能速战速决,恐怕英国会有更多动作。”

林肯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帕默斯顿勋爵以为我不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把戏吗?英国驻华盛顿的外交官一直在和南方代表秘密接触。而且,我很怀疑,他们已经开始给南方那批叛军输送武器了。”

“所以我们必须在英国人公开介入之前结束这场叛乱,”财政部长蔡斯说道,“一个决定性的胜利,直捣里士满,就能让整个南方土崩瓦解。”

“没错,而且,根据之前海关的报告,奥地利人手脚也不干净了。“林肯眼光闪烁,最后下定了决心,坚定地说,“直接下达我的命令,让麦克道尔准将立即行动。我们不能再等了。结束这场闹剧吧。”

....

维也纳,炮兵训练基地。

“嘿咻。”几个奥地利炮兵正在咬牙移动着崭新的M1859型12磅前膛炮。这些青铜制的大炮虽然漂亮,但近900公斤的重量让每个人都直冒汗。

经过较长时间的移动,6门M1859型12磅前膛炮进入了射击阵地。而在一旁,最新式的M1861型120毫米后膛榴弹炮大概提前了半小时就准备完毕,等着他们了。

“预备!1500米距离,6发!”“各就位!”“射击!”

随着测试官员的大声命令和红旗的落下,两侧炮位几乎同时开火。但很快差距就显现出来:当前膛炮手们还在忙着用长柄通条压装弹药时,克虏伯炮已经完成了第四发射击。

弗朗茨透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靶区。克虏伯设计的大炮不仅射速快,弹着点的密集度也明显优于前膛炮。六发速射下来,后膛炮用时还不到传统火炮的一半。

“啪啪啪!”“完美,克虏伯先生。”弗朗茨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这个身边的中年人率先鼓起了掌。

很快,跟着弗朗茨一块来的炮兵总监威廉·伦克·冯·沃尔夫斯堡将军和弗朗茨·冯·乌夏蒂乌斯将军也都一起鼓起了掌。

“谢谢陛下的支持。”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大名鼎鼎地德国克虏伯钢铁公司的缔造者,他长期以来的梦想,即建造一门铸钢后膛装填加农炮,很快他就成功了,然后他展示给了普鲁士当时的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但是腓特烈·威廉四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武器的革命性所在。

而在英国也差不多一样的情况,英国的第一种后膛炮是阿姆斯特朗后膛炮,结果才列装不久就被军队停止了,因为一些无端的谣言等等。他们宁愿先暂时使用经久考验的前膛火炮。

说起德国的火炮那首当其冲是克虏伯大炮,显而易见,这个时空弗朗茨当起了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先生的知己,他给了这位火炮大王全方位的支持,包括任意的资金和场地,展示的结果也很好。

(奥匈帝国著名的斯柯达,这时候只是一个机械厂,还没有开始涉及军火行业。)

“陛下,”炮兵总监威廉·伦克·冯·沃尔夫斯堡将军指着那门泛着银灰色的火炮说道:“克虏伯先生的M1861后膛榴弹炮。与现役的前膛炮相比,它的装填时间从原来的90秒缩短到了仅需20秒。这要归功于它革命性的后膛闭锁装置。”

皇帝仔细打量着这门新式火炮。炮管修长,炮身上精密的机械结构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在射程方面,”伦克继续介绍道:“M1861的有效射程达到3500米,比现役的M1859前膛炮提高了近1200米。而且精度有了显著提升,在2000米距离上的横向偏差不超过5米。”

“陛下,而且关于射速方面,”伦克将军拿出一份详细数据,“M1861后膛炮在训练有素的炮组操作下,每分钟可以发射3发炮弹。而目前服役的前膛炮最快也只能达到每分钟1发。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