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匈牙利 英国 撒丁(2 / 3)
地利也算得上是宿敌了,加上最近这次战争的教训,为了避免奥地利帝国过度强大,法国很可能会站在英国这边。
就在拉塞尔勋爵扶了扶眼镜,准备继续他的说辞时,却被拿破仑三世突然打断了,“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俄国可能已经和奥地利帝国达成协议了。”
“什么?”拉塞尔勋爵惊讶地张大了嘴,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英国外交部目前可没收到这方面的情报。
阿奇尔·福尔德首相见状,轻咳一声接过话茬,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之前我们和俄国人签订了协议,让他们帮忙监视俄奥边境上的奥地利军队。然而,他们却没有向我们传递奥地利边境军秘密撤离的消息,导致我们在布雷西亚之战中吃了个大亏。”
“我们分析,这很可能是因为弗朗茨和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实现了和解。再加上这几天满天飞的消息说奥地利帝国要合并南德意志,也没看到俄国人有任何反对的迹象。这个俄奥协议,恐怕是真的达成了。”
听到这里,拉塞尔勋爵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如果俄奥再加上个普鲁士一起对付英国和上了几分元气的法国,这仗恐怕是打不了的。而且,拿破仑三世也不会傻到当这个出头鸟。拉塞尔勋爵沉思片刻,决定采取另一套方案。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拉塞尔勋爵终于开口道:“陛下,英国会支持您获得一个体面的和平。但是,我们需要您来确保汉诺威王国的存续。”这是他们此行的最低条件。
拿破仑三世僵硬地扭了扭脖子,看向英国的拉塞尔勋爵,一字一句地说道:“我需要保证本土没有任何损失。还有,被俘的法军士兵,我们必须接他们回家。”
拉塞尔勋爵沉吟片刻,终于点头道:“可以,陛下,英国会支持您这些正当的条件。”他的措辞也变得含糊起来,“正当的条件”这个词留下了很大的解释空间。
在拿破仑三世离开不久后,留在最后的阿奇尔·福尔德首相拉住了准备离开的拉塞尔勋爵,将他拉到一个僻静的角落。首相压低声音说:“拉塞尔勋爵,因为这次战争的失败,巴黎的共和派已经蠢蠢欲动,有人甚至在准备示威游行了。”
“所以,我们需要保证至少明面上法国不能失败,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看着阿奇尔·福尔德首相闪烁的目光,拉塞尔勋爵心领神会。
他在心里暗自感叹,巴黎可真是个革命老区啊,动不动就要搞事情。要换做我们英国,就该出动骑警狠狠地镇压这帮不安分的泥腿子。
“首相阁下,”拉塞尔勋爵也趁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关于我们两国的贸易条约...”
“哦,当然,”福尔德首相立刻会意,“我会安排财政大臣皮埃尔·马格尼先生尽快与贵国开启谈判进程的。”
“合作愉快,首相阁下。”拉塞尔勋爵伸出手,脸上挂着圆滑的微笑。
“嗯,愉快,尊敬的拉塞尔勋爵。”福尔德首相也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与之握手。
...
都灵,这座1859年常驻人口仅有十几万的城市,在加富尔首相的精心规划下,曾经被誉为“小巴黎”。城市的市政建设井然有序,街道整洁宽敞,建筑优雅华丽。然而,如今这座往日宁静祥和的都市,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奥地利大军如同一张巨网,从三面将都灵团团围住。城内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每一声轰鸣都让这座美丽的城市颤抖不已。
攻破一座坚城,除了用无数士兵的生命去填平城墙,还有两种方法:一是长期围困,慢慢耗尽城内的粮草;
二是从内部瓦解城防。就像拿破仑战争末期那样,被反法联军攻入的法国本土并没有如拿破仑皇帝所期望的那般奋起反抗,将入侵者淹没在法兰西民族的汪洋大海中。
相反,一座座城市争先恐后地向反法联军投降,有的城市向一个连队投降,有的甚至向一个班投降,更有甚者,竟有一座城市对单独一名骑兵举白旗。
如今的撒丁王国,处境与当年的法国何其相似。长期的压榨已经让民众苦不堪言,接连不断的失败更是让他们对强国的美梦彻底幻灭。农村地区遭受的压迫最为严重,也最容易向奥地利军队投降,这正是奥军能够如此迅速地包围都灵的主要原因。
撒丁新任都灵集团军司令曼弗雷多元帅虽然还算有几分本事,至少他明智地收缩了兵力,避免在野战中被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奥军轻易歼灭,努力维持着撤退的生命线。但是,实力的悬殊差距摆在那里,就像一个成年人认真对付一个屡次挑衅的顽童,胜负已经注定。
在都灵郊外名为爱若诺的防御阵地上,一位留着浓密大胡子的奥地利军官悠闲地坐在一个弹药箱上,嘴里叼着一支刚点燃的劣质香烟。他拿起望远镜,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被反复轰炸的撒丁阵地,不禁感叹道:“哦,天哪!真他妈的狠啊,这肯定是攻城臼炮吧,瞧这威力。”
“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