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蛛丝布(2 / 3)
向了满脸正气的施林曼。
好吧,他脸上都是毛,什么表情都看不出,但这副骄傲的眼神霍恩却是看得出。
他是真的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吗?
“产量和成本怎么样?”害怕看到一些不能说的东西,霍恩转身往回走。
施林曼跟在后面,报出一串数字:“一只成年银腺蛛寿命五到八年,每年产两次蛛丝,纺成线大概在7.5磅到8.5磅之间。
至于成本嘛,相对潮湿的林地或洞穴就可以养殖,一亩地的养殖区域,能养十只左右。”
像啊,这数字,和霍恩记忆里的棉花很像啊。
在这个没有棉花的世界里,这蛛丝虽成本略高,但质量更好。
相对圣父在此地创造的其他生物而言——
蚕丝太娇贵,只能在南方小范围种植。
羊毛太厚重,洗几次就发硬。
亚麻太粗糙,导致布匹表面总是带着刺痒感。
而这蛛丝,又轻又暖,耐洗还便宜,从山地到平原,谁穿都合适。
正所谓工业革命有三宝,棉花、煤炭和股票。
圣联已有了泥煤和股票,现在,终于要补上最后一块拼图了。
“好东西!”霍恩自己都没发现,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回到暖房,他拿起那卷一号蛛丝布,对着光看。
细密的丝线像水流一样淌过指尖,恍惚间,他仿佛看到原先贫穷的五个山地郡的景象。
那些除了挖矿就只剩荒草的山谷里,盖起一座座石棚。
工人推着饲料车穿梭在棚屋间,银腺蛛爬动的声音取代了山间的寂静。
说实话,在即将出现的工业化之前,羊毛兄弟会这种纺线合作社还算先进。
可在机械上阵之后,集中化流水线的工厂必定取代这种分散的手工业作坊。
不说完全取代,至少取代大部分。
为什么帝国市场,总是看不起圣联衣物布匹,觉得只有穷人才穿。
就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圣联布做不到标准一致,只有个大概区间。
换句话说就是品质控制不好,时鬼时神,哪怕是低端市场都是这个样。
尽管一开始工厂肯定取代不了高端市场,但起码质量有保底。
到那时,手纺车纺一天都不是工厂一小时的对手,刚刚有的活路又没了。
所以接下来的十年,羊毛兄弟会同样要逐渐转型,改成养蛛场的产业。
把手纺车换成取丝架,至少能有条活路。
当然,总会有人不乐意。
但霍恩总不能真的对着他们的耳朵吼,让他们接受新东西吧?
时代要淘汰谁,拦是拦不住的,他能做的,只是先把路铺好,给他们一个选的机会。
“还有什么难处?”霍恩将布卷好,放在案上。
施林曼挠了挠光头,倒也直接:“一是炼金处理那步,需要不少人手,尤其是炼金术士。
二是清洁药剂,得用大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