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花四百万凑够三个亿(1 / 2)

加入书签

津门,木材原料仓库。

中午吃过午饭之后,王可一行人又从津门市区来到仓库。

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他也最终确定了所需木材的数量和种类。

木料总重量超过上百吨。

包括了多种价格昂贵的珍贵木材。

这次合作达成,交易总金额更是要多达几亿RMB。

对此,木材商姚建福也是喜笑颜开,心情之好溢于言表。

虽然降价让了一部分利润,但因为王可要的木料数多量大,他依然能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是一次性的。

最重要的是,他认识交好了“青年富豪”王可和“红三代”黄玉河。

这种顶级的人脉关系可遇不可求。

多个朋友多条路,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王可和黄玉河显然心情都很不错,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毕竟没有白忙活,还算得上是收获满满。

因为姚建福善意的所作所为,他们二人也承了对方的人情。

“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善意和尊重都是相互的,所以彼此的关系也亲近了许多。

大家一起交流,相处之间谈笑风生。

如今木料数量和价格谈妥了。

接下来就要把所需木料挑选出来称重装车,后面要集中存放进行后期处理。

这时两个红木领域的两个专家老师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负责从一众木材中挑选一些比较合适的优质原木。

在选料过程中,还需要仔细考量木材的纹理、色泽以及尺寸大小。

因为每一种木材的生长过程都是不一样的,多高、多宽、有无蛀虫等等都是不同的。

甚至很多红木的原料木材都是“空心”的。

而且红木在制作加工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损耗,真正能够被加工成红木家具的木材资源就再一次被压缩。

所以,就要尽量选择出材率较高的原木。

反正是整体按吨称重计价,原木的出材率越高,能利用的木材就越多。

木材多了,自然加工打造的家具就多,也就更划算。

……

几个人在一堆木材里面,挑挑选选花了两三个小时。

每选好一根原木都打上标记做记号。

而王可也在旁边跟姚建福探讨后面合作的细节。

“姚老板,这些木材今天都能运到京城吗?”

姚建福点头道:“没问题的,机器搬运过程很快,选好木材称重装车就能发往京城,晚上就能到了。”

“而且我已经联系京城那边找一处仓库,专门用于集中存放王总购买的木料,距离家具厂很近,后期加工木料打造家具也方便。”

王可笑着表示道:“行,我后面安排人负责对接,也感谢姚老板的帮忙。”

姚建福闻言摆摆手,笑着客气了一句。

“呵呵,王总都这么照顾我的生意了,这点小事是应该的,咱们不用客气啦。”

这时,黄玉河开口道:“还是姚老板做生意爽快,业务一条龙,让顾客不但省心还省力,啥都给安排妥当了。”

王可点头附和道:“所以说姚老板生意做这么大是有原因的,这样周到的服务和热情的态度,谁不愿意合作。”

姚建富笑道:“哈哈哈,王总和黄总过奖了,开门做生意肯定得有应有的样子。”

“更别说是王总和黄总这样的贵客了,必须得拿出120%的态度来对待,能认识你二位可是我姚某人的荣幸。”

王可和黄玉河听了之后,连连表示客气。

接着也回了两句吹捧的话。

人际交往就是建立良性互动,彼此相互示好和抬举。

对于王可来说,沈奇顺给介绍的木材商姚建富给他的印象不错。

经过这两天的接触交流,他是感觉姚建富这个人要比沈奇顺要更处得来,待人接物也更坦诚一些。

当然从其这里采购木料也给让利很多。

尤其是还给保证是正品的顶级老料,后期出现问题还有相应的保障。

这就让人非常放心。

如今,王可已经与姚建福确定了购买名贵木材的基本协议。

这一单过亿的大合同,等木料核算清点完毕就能正式签署了。

……

下午四点多,经过一番折腾之后。

木材终于都称重出来,接着便有工人操作着叉车开始装车。

完事就能把三辆货车木材运往京城。

木材的具体重量出来后,价格也就能算出来了。

最终确定8.15吨天南黄花梨成交价1.5亿元,20.32吨小叶紫檀按每吨150万,成交价三千多万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