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都知道一日千里,改天咱们试试一日升太空(求订阅)(1 / 2)
“节流阀测试稳定性如何了?”
当王也问了这个问题,仿佛是打开了开关,瞬间点燃张长武热情。
他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脸颊都有些泛红:“王总,您可真是神了!这事儿我正要跟您汇报!您新给的节流方案,简直是神来一笔的方案,完全解决了太空节流的燃料细微控制问题!”
张长武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旁边的几个年轻工程师也是一脸崇拜地看着王也,拼命点头,生怕领导的赞美不够分量。
“我们之前的老方案在动力减速和再点火的时候,数据波动非常大,有好几次都在失控的边缘!说句不好听的,真要实测,那就是个大号的二踢脚,回收?回收炸是正常的!”
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工程师忍不住补充道:“是啊王总,我们当时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生产了好多个配件都不达标,一度以为我们的设计有问题。”
“王总,当您提的那个方案一来,我们发现问题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八点五,然后连夜跑了上千次模拟,做了测试和验证,配件彻底稳定,后来测试跟跑数据,每一次的数据都稳得像焊死了一样!再点火的成功率,直接从百分之七十提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
可回收火箭是听起来不简单,做起来更是难如登天。
发动机需要像汽车的油门一样收放自如,这就是深度节流控制。
地面节流控制和太空节流控制虽然大致原理相同,但是工作环境不同进而导致产品要求完全不同。
火箭返回大气层时,姿态要稳,不能跳“霹雳舞”,这是气动控制。
最后落下来的时候,要精准地落在回收坪上,不能跑到隔壁老王家菜地里,这是着陆精度。
最要命的是,这玩意还得结实耐操。
普通飞机着陆,乘客感觉到的冲击力大概是1.5G,这枚大家伙垂直砸下来,瞬间冲击载荷要控制在5G以内。
既要它硬,又要它柔,冲刺还有狠狠刹车的时候,也需要精确控制!
这本身就是个超级矛盾的高精尖技术活。
这些东西,杨蜜之前听王也提过一嘴,本以为这些东西都挺容易解决的,因为国内的航空火箭发动机解决的很快。
但是,她从未有过如此直观的从其他人嘴终听到王也平淡讲述的东西,居然如此有难度。
她看着眼前这群为了一个数据能愁白头的工程师,又看了看旁边那个云淡风轻,仿佛只是随口提了个建议的王也,心头忽然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
这就是他所在的世界吗?
好厉害,他的知识之厚度,之长,我难以触及。
还好我有海一般的深度,可以包容她的一切!
这就是格局吧?
我跟他讨论什么影视角色,留名世界,在他看来不过是调味品。
王也和科学家们讨论的是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基石,解决的是动辄上亿的难题,一句话就能让顶尖的科学家们茅塞顿开。
杨蜜忽然有些恍惚。
旁边的王也看到杨蜜如此,轻轻抓住对方的手。
示意她听课的时候,别走神!
看着渐渐被自己改造的女人,王也同样很有成就感。
如果没有王也,她的人生轨迹会陷入烂片和持续打滚之中。
一直到2012年的时候,才凭借「宫」出名。
有了王也,她早就提前几年飞升,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花旦了。
如果没有王也,她还在为一个剧本跟人争得头破血流,或者为了维持热度,在各种综艺里插科打诨。
再过几年,被资本裹挟着去捧新人,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时代落幕。
那条路,王也看得清清楚楚。
可现在,王也带着她,站在这里,带着她触摸星空。
杨蜜忽然踮起脚尖,跟王也小声道:“我又一次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还要大。我之前学不会微积分,如今也比不过你!”
因为转向,杨蜜可以远离,张长武他们没听到两人的小声交流。
“杨女士,有什么疑惑的吗?”
“咳,那个……”杨蜜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问题听起来不那么外行,“你们说的那个……节流阀,很重要吗?”
张长武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善意地解释道:“杨小姐,这么说吧,没有王总解决的这个节流阀难题,咱们这火箭回收的时候,就跟一个人从万米高空跳下来,快到地面的时候想点根烟减减速,结果要么点不着,要么轰一下,把自己炸了!”
这个比喻粗俗,却异常生动。
周围的工程师们都跟着笑了起来,车间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杨蜜俏脸一红,她不是想到这个,而是刚才王也抓她手的时候,又动了一下手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