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身段灵活的宁昊!(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看到别人挣钱,自己挣不到。而自己明明可以有机会加入到挣钱的行列中。

群新文化一直很强,挣钱能力更是顶点。

他们的项目,各类影视产品虽然有的时候不让部分文艺片导演过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商业气息很浓郁,但是真的争钱啊。

现在已经临近2012年了,这个年份的时候,经济市场越来越好,国内的电影观众越来越多,也导致大批量观众选择更加符合自己口味的项目。

曾经的无病呻吟,已经开始被主流的,至少是商业化的电影项目所取代。

即便颁奖典礼上,还有诸多项目上奖项都是颁发给那些小成本的,主旋律的,或者是文艺电影,也无法观众更加喜爱商业片。

花钱的观众去电影院,不是去找罪受的,而是享受的。

某些导演说观众没文化,没教养,不过是想要用文艺片的故事去寻找商业片的观众。

这不瞎扯淡吗?

连续几天,看着后台软件上那条陡峭上扬的票房曲线,宁昊的心理煎熬彻底变成了行动力。

他亲自通过一些认识群星文化的人确认王也这会应该没忙碌,才拨通了电话。

电话接通,他甚至能想象出王也那张波澜不惊的年轻脸庞。

“王总,这次我老宁是真服了,谢谢你。如果不是公司给我提供剧本,我拍摄的项目还在挣扎呢!”

他声音里带着一丝被巨大成功冲刷后的沙哑。

“宁师兄客气了,”王也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剧本是好剧本,你也拍得好。公司看的是结果,有这个结果,以后好本子少不了你的。”

话说的很实在,也很直接。

潜台词就是,只要你能让公司赚大钱,你就是爷。

赚不到,那就另说。

宁昊笑着感谢,然后说多去公司看看。

听宁昊说的话,王也笑了下,随后同意了。

公司里面衍生的剧本可不少。

从2010年老鹰开始搞少数群体选票后,文艺界也开始朝着不太尊重观众的项目上前进。

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些垃圾电影当道,但是这些电影只要改动好了,还是不错的剧本。

王也就从好莱坞那边的剧本库中淘来了不少好羡慕。

世界那么大,故事那么多,好东西都是不缺的,好剧本缺少的是能够将项目拍摄好,并且投入宣发的好公司。

几个亿的项目太费钱了,剧本极为重要,但大导演,大明星还有制片人的想法更加重要。

随着大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导致后续大批量IP改编的项目必须要遵从IP知名度,改编难度,受众等多方考虑,保证项目能够被更多观众所喜爱。

为什么后世东大的电视剧项目要么是家长里短的,要么变成古装偶像剧了?极少数才有破圈的项目?

因为电视剧圈的观众的遥控器权大部分掌握在女人手中,男人更喜欢看电影,玩游戏,看运动节目。

后世为什么各大平台大幅度推广古装偶像剧,但电视剧的质量却很一般,还有那么多人追捧?

因为追剧的都是更容易情绪冲动,阅历不太丰富的青少年。

虽然东大的电视剧也有不少因为题材的限制,渐渐的朝着肥皂泡迈入,然后越来越差劲,但是就是死不了。

直到男女通杀的定制短剧出现。这个毫无波澜的行业才渐渐焕发了新的活力。

另一边!挂了电话的宁昊点燃一支烟,任由尼古丁在肺里打转,心情却远比烟雾要复杂得多。

宁昊从来都不满足,不安于现状!

有本事的男人,野心总是跟着本事一起疯长。

前几年跟群星文化合作,他总觉得自己拿的是小头,心里那杆秤早就失衡了。

于是他开始折腾,拉着各路人马搞项目,想稀释群星文化的影响力,证明自己离开王也一样能行。

结果呢?

现实狠狠给了他一耳光。

有的项目勉强回本,有的赔了个底掉。

韩董图鉴,他呕心沥血拍摄的《黄金大劫案》,最终票房停在2.7亿,在王也动辄十亿起步的战绩面前,简直像个笑话。

相比之下,群星文化却在这几年里,长成了一头谁也无法忽视的巨兽。

这次的《极限职业》,剧本原本是群星文化公司内部给一个新人导演准备的。

可宁昊只看了一眼故事大纲,眼珠子就拔不出来了。

他太清楚这本子的商业潜力有多大了。

于是,他揣着两瓶好酒,堵在王也的办公室门口,软磨硬泡,几乎是把剧本从人家手里“抢”了过来。

原来的小萌新导演,被他按头成了副导演。

要说那小子没怨气,是假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