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王文博到来(一)(1 / 2)

加入书签

“不低于3千万美金,一周内到账!”

“好!”

刘辩非常激动,有的大公司,建厂需要七八年,大笔资金调动又需要半年,真的是黄花菜都凉了。

幸好自家公司不是那样。

刘辩离开没多久,另一位技术大拿,龙芯电子的技术总工程师——韩宫,也敲门进来。

同样带了一份计划书,最后写着总金额——2.5亿美元!

真是狮子大张嘴!

比刘辩要的还多!

许大海让他改改,压缩到2亿美元,一碗水还是尽量要端平的。韩宫接过计划书,笑嘻嘻的离开了。

久坐思动。

许大海也下楼来,沿着厂子边缘的水泥路,边舒展胳膊,边缓缓散着步。

路灯亮起,有些小虫在飞舞。

厂子里的事情千头万绪,他没有再去喊张健,孙刚等人,而是把大哥大放包里,腰间别着哔哔机,一个人走出厂房。

花3毛钱坐上18路中巴车,打算去厦门岛逛逛。

嗡嗡嗡~嗡嗡嗡~

发动机噪音大,车上还放着闽南语的磁带,路也颠簸,木头座椅也硌人。

但许大海的兴致很高,偷的浮生半日闲,对这些小缺点并不在意。

打开窗户,咸腥的海风吹进来,他的头发也飘扬起来。

路两边有着大片农田,远远没有后世繁华。

一路上不断有人上车下车,很快拥拥挤挤,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了,车厢里也弥漫起更浓郁的汗味儿。

许大海不禁庆幸自己上车早,还能有个座位。

又过了一会儿——

“要过厦门大桥了啊!”

前面司机大喊,让大家把车窗户都关上,因为桥中段海风很大,开着窗会很难受。

在司机“过桥费真踏马贵”的抱怨声中,中巴车很快继续前行。

过了收费站,右边高墙上,斑驳褪色的“发展特区经济”标语,也缓缓向后退去。

“晚上比白天的人还要少啊,去哪儿好呢?厦门大学?厦港渔市?

算了,还是去中山路吧,吃个饭,再散散步就回去,欣赏欣赏夜景就行,倒是别错过了末班公交车。”

中山路有着骑楼商业街。

相比其他地方,这里街道宽阔,两边店铺林立,霓虹招牌闪烁,吃夜宵的人们三五成群,勾肩搭背,相当有烟火气。

许大海换乘来到这里,下了公交,慢慢沿着街道步行。

等来到骑楼转角,坐在空位上,向来招呼的服务员点了“虾面”——一种用虾头熬汤,配合油面,虾仁,再放几片猪肉片。

“味儿真足~”

许大海边吃边环顾周围,这里的食客,大都是水产工人,大家说话粗声粗气,大声笑谈,相当豪爽。

也有少部分学生,个体户经营者等等,来来去去大都骑二八大杠,铃铛响声此起彼伏。

这时,胖胖的老板搬出修好的收音机,放在门口的破烂木桌上,调了几下,纯正的闽南语歌声便飘了出来。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

没错了,就是叶启田唱的《爱拼才会赢》。

吃完结账,许大海沿着街道继续走,顺便看人,看景,感受这个年代夜市的独特氛围。

裹上地瓜粉,鸡蛋液后煎至金黄酥脆的“海蛎煎”,1.5块钱一份!许大海点上一份尝尝。

推着小车售卖的黄则和花生汤,汤色乳白,清香飘荡,只要8毛钱一份,也来上一份。

其他的,还有炸五香,炸枣,面线糊,烧肉粽,沙茶面……

吃不完,完全吃不完。

许大海捡着感兴趣的尝一尝,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坐摩的去18路中巴车的上车点。

与此同时。

泰山,山脚下的宾馆房间内,王文博和对象凯莉,一个坐在椅子上,另一个坐在床上,正在狼吞虎咽的吃着晚饭。

他们昨天夜爬泰山,今天早上看完日出,没坐缆车,又一路步行下山。

回到宾馆后就开始睡觉,现在才算是缓过一些来。

“文博,接下来我们去哪玩?”

凯莉吃了一口包子,笑着问,她从小在美国长大,这还是第一次来中国大陆,受到从小的宣传影响——对她来讲,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国度。

但迈克尔-杰克逊来过这里,评价还很高,便让她也对中国大陆产生了浓厚兴趣。

王文博吃的更快,嘴里咀嚼着肉包子的同时,撕下几块纸,把两片递给凯莉,剩下两片自己擦手:

“接下来去北岳恒山吧,总要把三山五岳都游玩儿一遍!”

“好啊^o^~!”

“嘿,很难想象,凯莉你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