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东北野樱桃,高工价(2 / 3)
子,迈着蹒跚的脚步回屋去了。
其实她是非常想念王秀秀的。
……
许大海回到家后,王秀秀看到他带回来的几斤野樱桃很高兴,当即吃了起来。
一天后的中午。
关里。
冀省沧市的农村。
27岁的糟汉子杨卫国长的膀大腰圆,手长脚长,常年劳作让他身体强健,皮肤黝黑。
关里的阳历7月可比东北热多了,树叶子都蔫蔫的,路边的野草都快要被晒死了,知了也有气无力的叫着。
他刚扛着大铁锄回到家,压着水井想喝口凉水,恰好这时候穿着绿色邮递服的邮递员骑着二八大杠驶了过来。
“杨卫国!你的电报!”
“啊?给我的??”杨卫国一愣,谁会给自己发电报啊。
发电报按字收钱,是很贵的,一般只有急事儿才发电报呢。
“是啊,从东北发来的。”邮递员和杨卫国是老相识了,下了车子撑好车撑,边把电报纸翻出来边笑嘻嘻的道:
“你之前在东北待了好几年,怎么又回家来了啊?东北是不是农田多的多啊?”
“多是多,但是都分完了啊,我去的晚了也分不着啥了。”
杨卫国无奈的笑了笑,他扫了一眼电报纸上的内容,瞬间愣住了。
不一会儿。
他老爹杨老官儿,老娘马小娥也从田地里回来后,杨卫国便把电报纸递了过去。
“这是啥?”
“从东北发来的电报,许家屯的许大海想雇我给他养牲口,给的工钱很高,我……”杨卫国欲言又止。
杨老官儿眯起眼睛,伸长手臂把电报纸拿远一点儿,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完了上面的内容。
“管吃管住,一个月给70块钱的工钱!!?”杨老官儿嗷一嗓子,把杨卫国的老妈“马小娥”吓的一哆嗦。
许大海也不去钓鱼了,和王秀秀说了一声后就去了乡里邮电局。
结果说发报机坏了,许大海就又蹬着二八大杠去了隆兴乡,发完电报已经上午11点多了。
暑气阵阵,还是有些热的。
许大海去小卖部买了一根老冰棍儿吃,他不嗦啦,而是把冰咬碎了吞进肚子里去,嚯!冰牙!!
“去哪儿吃饭呢?算了,都到了隆兴乡了,去丈母娘家蹭饭吧。”
许大海三口两口的把老冰棍吃完。
嗖~
冰糕棍儿划过一道弧线被他扔了,很快就有蚂蚁聚集过来,吸冰糕棍儿上剩余的一点点糖汁儿。
等有小孩子路过,立马如获至宝般的把冰糕棍儿捡走。
他们能用冰糕棍儿过家家,编扇子或者是其他小玩意儿,也可以用小刀把冰糕棍儿削成各种形状。
……
买了麦乳精,槽子糕,大饼干,香油,猪肉,烧鸡,鸡蛋啥的,许大海推着二八大杠来到了老丈人家。
也好长时间没来了,再说自家也不缺那点儿钱,所以就买的东西多了一些。
当然最贵的还是麦乳精。
人参牌麦乳精,红皮罐子,那么一罐子要9块8毛钱。
老丈母娘正蒙着头巾做饭呢,风箱拉的呼哒呼哒的发出响声。
阳光热辣,吹过的风都是热的,树叶子被晒的蔫蔫的,有知了在有气无力的叫着。
院子里铺着几个灰色的大麻袋,用棍子,火车上树墩子,砖头压着边边角角的,上面晾晒着一些榛蘑,小黄蘑,花脸蘑,粘团子等等蘑菇。
除了蘑菇,还有一些从山里采的药材。
“哎呀小海来了!!快进来,秀秀她们娘俩呢?”
丈母娘可热情了,连忙拍拍身上的灰出来迎接他。
“她们娘俩还在家呢,我是来隆兴乡的邮电局给朋友发个电报,顺路来看看你们,也不知道你们爱吃啥,就随便买了一些。”
许大海小心的把二八大杠推进院子,别压了地上的蘑菇和药材啥的。
“你这孩子啊,来就来呗还买啥东西啊,家里边儿啥都不缺,走!快进屋!!”
丈母娘眼睛都快笑没了,拽着他的胳膊往屋里走。
老丈人没在家,说是去濛江县干什么去了,丈母娘絮絮叨叨的许大海没有听清。
大舅子和小舅子他们也不在家。
中午就许大海和丈母娘两个人吃的饭。
老太太非要包饺子,结果最后还是被许大海拉住了,都大中午的了再剁馅儿和面包饺子的话,早就已经来不及了。
做了红烧肉,把许大海买来的那只烧鸡拆了装盘,又炒了一大盘鸡蛋。
还有上一顿剩下的炒茄子。
一共4个菜,配上小酒也喝的怡然自得的。
“多吃这鸡肉,这鸡肉好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