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都江堰,听说过没?(1 / 2)

加入书签

吴尚书听她口出狂言,不禁乐了,“你一个女子,居然敢说会治水,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高见。”只是那轻蔑的表情透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一个乡野妇人,不过凭着偶然发现了烈酒,引得陛下一时脑热封了个县君,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居然还敢来工部指点江山了!

她不知道,这里的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优秀顶尖人才吗?

班门弄斧,简直可笑。

叶雯从容说道:“晚辈不敢妄称高见,只是曾研习过一些治水要法。无非讲究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而非强堵硬抗。

先分水,再分沙,泄洪排沙,控水引流。三者相辅相成,方能化汹涌江河为灌溉沃野之福泽,成就千年不朽之功。”

她目光扫过图纸上那段问题河道,继续道:“观此处地形水势,大人所虑之险段,与其耗费巨万,徒劳加高堤坝与洪水硬堵,不如在上游合适之处,考虑增设分水工程,或开辟溢流泄洪道来分水、泄洪。

如此,汛时可将部分洪峰分流引导,削减主河道压力,方能从根本上避免溃决之患,达到‘分之以减灾,引之以利民’的长效目的。一味沿用六十年前只知筑堤的旧案,恐非治本之策。”

她话说得不紧不慢,但句句都在点子上。

叶雯看着震惊的众人,心道一群小样,惊呆了吧!

闻名千年的都江堰到后世都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还怕搞不定你们一群土老帽?

她刚刚就瞥了眼图纸,那地形也是一大片平原,对应都江堰的工程,再合适不过了。

一群工部官员鸦雀无声,无他,只因这女子说的实在是有道理。

吴尚书也傻眼了,本来等着看笑话的他,没想到别人真的说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且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文绉绉的表达方式分明是读过书的男子才会说的话。

这农妇竟懂的这么多?!

刚才就有人进来给他说过了,这女人还在外面指导江为业制作水车。

江为业此人虽然性子愚钝,脑子却不傻,当年可是新科探花,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做了许多有利农桑的器物出来。

她去跟这样的人说指导,不是招笑么?

结果江为业还真的认同了她的办法!

本以为是江为业给她面子,现在通过这治水理论,吴尚书有些怀疑人生,莫非这真是个有本事的女人?

“道理谁都会说!”吴尚书硬撑着哼了一声,但口气已经没那么肯定了,“你说的那地形势特殊,岂是能随便试验?现实施工牵扯众多,哪是动动嘴皮子那么容易!”

“大人说的是,因地制宜确为关键。”

叶雯不卑不亢地接话,“我观图纸约莫五里外有一处天然垭口,地势略低于主河道,且土质坚实。若加以规划改造,颇有潜力可作为分流泄洪之用。具体是否可行,自然还需大人派遣精通测量的能手详加勘测核定。”

她连可能的分流地点和依据都提出了,显然真的看的明白图纸,并非空谈。

吴尚书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旁边的属官面露惊异,低声道:“大人,那地方五里外确实有处垭口……下官似乎也有印象,若真能利用……”

冷汗从吴尚书额角细微地渗出。

他深知,若叶雯提出的思路真有可行性,那他坚持的、仅基于加高堤坝的方案就显得短视且被动了。

叶雯不再多言,静立一旁。

整个厅堂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吴尚书脸上。

他的面色变幻,手指无意识地搓着图纸边缘。

被一介女人伤了面子,他有些下不来台,可这女人说的又有些道理,半晌,他终是有些不情愿却又无奈地一挥袖,对属官哑声道:

“……派人去仔细勘测上游五里处那片垭口的地形水势!召集所有司官,重新商议分流水势的可能性!”

此话一出,便是默认了叶雯的思路更有价值,他之前的方案需要被重新评估了。

叶雯这才再次躬身,语气依旧平和:“大人从善如流,以工程实效为重,晚辈敬佩。若需查阅相关水文古籍或水利设施详图,晚辈愿随时提供。”

反正她系统里多的是。

吴尚书看着眼前这位妇人,那嘲讽轻视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只僵硬地点了下头。

可那愤恨的目光却说明了他的心情,他恨不得活剐了她!

他当然知道她是为何而来,蒸馏器是他特意压着

为的就是给皇上一点压力,连着打压谢家,皇上有些激进了!

皇上莫不是急糊涂了,居然派个女人来做男人们的事,这能成么?

自古以来女子都是头发长见识短,他本以为这就是个无知农妇,并未将她放在眼里。

谢侯爷早就给他打过招呼,一定要给这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