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撒开的网(1 / 2)

加入书签

这位汪泰鸿也走了。

在场便只剩下周维岳和李卓二人。

这会儿的李卓一脸茫然。

“老爷,您……是打算让这些徽商来运税粮可为何还要分两批来运”

“分两批来运,当然是做给某些人看的,老爷我且问你,昨日我是否找了萧大人”

“这法子是萧大人提的”李卓瞬间来了精神。

周维岳嘴角一撇,要是他提的就好了!

“不错!”

“噢!萧大人此举有何深意”

“本官去找萧大人之事,你觉得董大人知道么”

“那是自然的,如今胡党势大,这济南府中只怕全是董大人的眼线!”

“不错,既然本官找了萧大人,董大人又知道这事儿,本官自然得拿出一个对策来给董大人看,这烧船,便是拿给董大人看的对策!

“明面上,本官运了两百万石粮食前往京师,但是人都知道,两百万石粮食运到京师,能剩下五十万石就算不错了,这缺的十万石该怎么办”

周维岳自信一笑:“沉船!平帐!商船遇到贼寇,或是突发事故起火,竭尽全力也只抢回了五十万石!这就是给董大人看的对策!”

李卓恍然大悟:“那……另一条路呢”

“另一条路就简单了,二百万石粮食取一百八十万交给徽商,只要他们运六十万石到京师,到时候拿著这六十万石交上去就完事了!”

李卓面有不解:“可……老爷您方才才说过二百万石粮食运往京师四取其一,这一百八十万石,到了京师还能剩下六十万石吗”

“四取其一那是对咱们来说的,这少去的三成里得有一成是拿去疏通关係,打点上下,但他们是常年往来於南北的商贾,该打点的关係,运不运税粮也早就打点过,这里便能保证最起码不亏本。

“至於赚……

“忘了老爷说的,只要六十万石粮食到应天即可了”

“您是说他们会把粮食换成轻便的货物运到应天贩卖这样便能运更多的『粮食』”

“不错,但不止如此,你要牢记他们是商人,是时时刻刻都在行商的,货物不一定要运到应天才卖,沿途遇到合適的价格也就卖了。

“再加上粮食换成货物,也就少了折损的那一成,再加上沿途行商所赚取的,这些人怕是这一趟下来,就能抵得上往年一年赚取的总额!”

后世那些大商为什么大资本走通渠道,便是因为渠道通了,他们就能从各方各面把费在渠道上的钱赚回来。

这个道理放在大明王朝也同样適用。

李卓终於恍然大悟。

但隨即,又有些忿忿不平的说道:“如此来说,这帮商贾岂不是能赚个数十万石粮食给他们的会不会有点太多了”

“不多,钱再多,那也是来买咱们爷俩的命的!忘了前一天咱俩还左右都是掉脑袋的窘境了”

周维岳揶揄一笑:“再说了,只有利益够大,这些商贾才敢把脑袋別在裤腰带上替咱们卖命,你当真以为这群商贾之中只有那汪泰鸿看出来猫腻商人最为精明,只是大多数人装作不知罢了!

“老爷我也不需要这些太精明的人,这汪泰鸿就挺好的,精明,但精明的有限度,適合掌控。”

“老爷是想……对其委以重任”

“委以重任谈不上,但以后若是有机会了,老爷肯定也第一个想到他,所以说啊!有时候太过聪明也不是好事!”

李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最后一个问题,让这些商贾之人来运税粮,是不是不太合规矩”

“是不合规矩,但你想想我为何让你专门找徽商

“那便是因为徽商以『贾而好儒』著称,说白了这就是一群赚了钱就想著回家考取功名、赚取功身的人,陛下便是察觉此事,也不担心他们会造反!

“这便是给我二人以及萧大人上的最后一道保险。

“当然,也会是刺向那位董大人的一柄利刃……”

周维岳笑著摇了摇头:“行了,这事儿就到这里了,老爷我饿了,咱们去坊市寻些吃食!”

这场风波要酝酿多久,就看董彦杲什么时候“进攻”了。

……

左参政府。

董彦杲正一边翻阅著公文,一边听人匯报。

若是周维岳在这里,便能发现匯报之人正是昨日那个鬼鬼祟祟跟在他身后的人。

“周维岳去找萧大人了”董彦杲將公文放下,轻鬆一笑:“倒在意料之中,可探到了周维岳从萧府出来后,又做了些什么”

“回大人的话,那周维岳出来后便径直回了驛站,不过其麾下幕宾倒是连夜走访了不少的徽商,今日一早更是將徽商们聚集到了驛站,驛站里人多眼杂,卑职就没进去。”

“没进去也没关係,只是些商贾之人,稍稍询问一遍便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