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三回合(5 / 5)

加入书签

出来,“破旧立新,锐气可嘉。然则…**国之重器,岂能尽付胡风?** 赵国宗庙,赵人衣冠,赵地桑麻,此乃血脉所系!尔等欲尽数斩断,与自掘祖坟何异?!”

(虚界中,那弥漫的腐朽尘埃并未彻底消散,反而在虚界边缘象征万民的模糊虚影脚下悄然汇聚,隐隐形成新的、更加顽固的盘根石锁,散发着抗拒改变的沉重气息。)

公子章眉头紧锁,正要反驳,纳兰巴特尔却抢先一步,声音如冰泉击石:

“老宗正言重了!胡服骑射,只为强兵御辱!赵国血脉,在边关将士流淌的热血里,在田间农夫耕耘的汗水里!岂在一件旧袍,一顶古冠?” 她碧瞳扫过守旧派众人,带着毫不掩饰的锋芒,“莫非宗庙安稳,竟比将士性命、百姓温饱更要紧?还是说,这‘血脉衣冠’,不过是某些人把持权柄、坐享尊荣的护身符?!”

(虚界里,胡服猎人刀尖轻颤,清冽刀光试图劈向那新生的石锁,却只溅起几点火星,石锁纹丝不动,反而引得万民虚影一阵不安的骚动。)

户部老尚书陈勉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立刻接口,声音带着刻意的“痛心疾首”:

> “纳兰公主!慎言!慎言啊!老宗正一片拳拳之心,岂容如此曲解?我等忧虑的,正是革新过急,伤了国本,乱了民心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若根基动摇,纵有强兵,又能护得住谁?”

(虚界中,那盘根石锁仿佛汲取了这股“忧国忧民”的话语力量,体积微微膨胀,表面泛起一层油滑的光泽,将猎人的刀光轻轻滑开。)

公子章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躁动,力求沉稳:

“陈尚书所言‘根基’,正是章所忧!边患日亟,民生日蹙,此乃真正的皮将不存!不变法图强,难道坐等强敌破门、饥民揭竿?**胡服骑射,正是为赵国争一张更坚韧的皮! 至于衣冠桑麻,” 他目光炯炯看向老宗正,“待国富兵强,自可取其精华,扬我赵风!死守腐朽躯壳,才是真正的数典忘祖!”

虚界的胡服猎人不再硬撼石锁,转而收刀凝势,马头琴音调一转,化作清越的探索之音(叮咚…),刀光如游龙般在石锁周围盘旋,寻找着缝隙与弱点。石锁的光泽似乎被这无形的探察干扰,微微波动。

守旧派中立刻有人尖声反驳:

“强词夺理!祖宗之法,自有深意!岂是你等黄口小儿能妄加评判?急功近利,必遭反噬!”

“就是!扩军耗费巨大,钱粮从何而来?还不是加赋于民!你少壮派口口声声为民,实则才是祸乱之源!”

少壮派这边也不甘示弱,年轻将领们纷纷怒斥:

“守旧误国!尔等尸位素餐,只知抱残守缺!”

“不加赋?难道任由北狄劫掠?守旧派可愿捐出家资充作军费?”

朝堂之上,瞬间又陷入一片嘈杂的攻讦。虚界之中,胡服猎人的探索刀光与盘根石锁的油滑防御也陷入僵持,刀光如电却难破防,石锁沉重却也无法反扑。战斗的烈度似乎降低了,但那种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胶着感,比之前的激烈厮杀更令人窒息。

王座之畔。

那只灰败的芹鸟,眼珠的转动随着双方愈发露骨的攻讦而愈发频繁,却也愈发冰冷。

*当老宗正喊出“自掘祖坟”时,眼珠微抬,瞳孔深处掠过一丝近乎嘲讽的漠然——仿佛在看一场拙劣的表演。

当陈勉声情并茂地诉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时,眼珠转动,却带着一种称量话语中“忧”与“利”比例**的审视。

当公子章反驳“死守腐朽躯壳才是数典忘祖”时,眼珠停顿,似在**衡量其中变革的锐气与可能的代价。

* 而当双方陷入“加赋”、“家资”的低层次攻讦时,芹鸟的眼珠彻底垂下,灰败的羽毛仿佛都黯淡了几分,流露出一种深沉的疲惫与失望。

王座之上

赵王依旧如同泥塑木雕,眼帘低垂。唯有那在宽大袍袖中捻动干瘪粟米的手指,节奏似乎加快了一丝。那几粒来自雁门关的、象征着最底层疾苦的粟米,在他指尖摩擦,发出几不可闻的沙沙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