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低迷的港岛地产(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上,刚吃完早饭,金戈几人从大陆来的,坐上金向北的车,来到港岛人民入境事务处,办理了合法港岛身份。

此时的港岛对“非移”

政策还是相对比较宽松的,只要非法移民能够到达市区,就可以获得合法身份。

使点钱财,很快就办理下来。

随后几人又到银行办理了户头。

接下来,几人在金戈的指引下,专门选择在后世涨幅巨大的位置,如港岛,铜锣湾,中环,沙尖咀等地,来回转悠。

最终由其拍板,选了包括美丽都大厦,油麻地四方街楼宇,星光行在内的多个大厦和住宅,作为房地产的初始购买目标。

别看都是这大厦,那大厦的,其实也就五六层高。

这里有几处还是霍先生的产业。

也正是他为了方便分层售卖,提出来“住房公摊面积”

的概念。

至于现在的价格,价格相比于后世,等于是白捡。

仅四方街楼宇,也就几十港元一平方英尺。

整层约1000平方英尺,价格约为几万港元。

而且现在房地产购买政策相对放松,部分地产只需付清10的付即可,其余款项可按合同分期偿还。

看完住宅和办公大厦,一行人转道东半山司徒拔道43号,察看半山别墅。

询问了一圈之后,金戈听了房价,浑身都直哆嗦。

没办法,这个时间点,港岛房地产市场,还没从65年银行信用危机中缓过来,价格是相当便宜,一栋半山别墅价格仅在百万港元以下。

这在后世,随便一栋都价值过亿,难怪后世的四大家族都是在这一阶段兴起。

半山别墅溜达完,金戈又指挥金向北来到浅水湾。

一番打听之后,得知这里也有别墅售卖。

当工作人员领着几人来到一处别墅,对着众人介绍时,金戈听了,双腿直打颤,尿都快憋不住了。

这是浅水湾1号别墅,也是日后何赌王70万港元入手,最后价值30亿,从而引家族成员争夺的别墅。

该别墅也曾是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在香港的住所,现在售价66万。

“买了,这个我要了!”

不等工作人员说完,金戈当即决定入手。

金向北有些诧异地看着金戈,眉头微微皱起:“小七,你不再考虑考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金戈却坚定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执着与兴奋:“不用考虑了,我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我要的地方。

你看这地段,这历史底蕴,还有未来的潜力,绝对错不了。”

工作人员见状,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连忙拿出合同和笔递过来:“先生真是爽快人,那我们现在就把手续办了吧。”

金戈接过笔,看都没看条款就直接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旁的金向北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是拿钱不当钱啊。

办理完购房手续后,金戈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去看看。

推开那扇厚重的大门,一股陈旧却又不失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屋内的装修虽然有些过时,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奢华。

雕花的天花板、精美的壁画以及古朴的家具,无不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金戈漫步在各个房间之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他想象着越南末代皇帝在这里生活的场景,又联想到前世何赌王如何慧眼识珠将其收入囊中,最终创造出惊人的财富传奇。

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豪情壮志,觉得自己这一世也将成为这段历史的延续者。

转了一圈之后,几人简单的吃了些午饭,下午接着看。

港岛山区、九龙塘全都逛了个遍。

这一下午也让金戈了解了现阶段港岛地产的行情,还是处于低迷状态,有很高的可操作性。

第二天一早,众人又出了,这次是看地皮。

有着前世记忆,金戈专挑日后升值快,利润高的地段。

至于昨天看的别墅,已经交给郑嘉欣去处理。

先去的地方就是中环和铜锣湾,这里的商业地价在1969-1973年间涨幅约250-280。

紧接着是新兴商业区:尖沙咀,1969-1973年间,随着旅游业展,尖沙咀商业地价涨幅约200-0。

随后就是沙田,现在还处于未开阶段。

后世?沙田第一城项目,1976年初始地皮投资2000万港元,最终回报达400亿港元。

想想金戈都感到恐怖,这比拿着麻袋捡钱都来的快。

圈了这么多地和楼盘,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几人在港府,地产商,银行之间来回奔波,办理手续。

对于这些资产,金戈也不是一把付清,而是选择了贷款。

以10的付购得房屋,这样一来,所花费的现金就比较少,对于剩下的这些现金,金戈也自有安排。

他在等,等港岛银行正式推出指数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