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师侄相认(1 / 2)

加入书签

老秦头缓缓抬起头,目光看向众人,眼睛微眯,疑惑的打量着眼前这些陌生面孔。

“你们是”

不等老秦头问完话,金戈两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将一个物件塞到他手中。

出声说道,“大伯,你可是让侄儿好找啊!”

老秦头挣扎着想要挣脱金戈的束缚,可金戈的手却如铁钳一般牢固,让他一时难以摆脱。

其心中顿时一惊,自己练了大半辈子的功夫,却没想到竟无法挣脱眼前之人。

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金戈微微松开手,脸上露出一抹歉意的笑容,解释道:“大伯,您先别急着恼。

看看是否还记得手中这物件?”

老秦头闻声,低头看去,只见手中拿着的正是金戈随身携带的雀百避刀。

他的眼神瞬间凝固,身体微微摇晃,浑身颤抖起来。

金戈见状,赶忙伸手扶住老秦头。

低声说着,“别激动,先把村干部打走,我们再细聊。”

老秦头听了,当即回过神来,瞅了一眼金戈,缓缓点头说道,“小魏,你先去忙吧,带着乡亲们接着开挖水渠。

我这来了亲戚,今天就不去了。”

那个叫做小魏的年轻干部闻言,点头对着众人示意之后,随即离开。

待几人见其远离这里,老秦头握紧手中的匕,声音颤抖的询问起来,“你你是谁?这这把刀是从哪来的?”

金戈看着眼前这位满头白的老秦头,双眼变得湿润,喉咙滚动了两下,沙哑的回道,“先师白灵云,这把刀是师父传给我的。”

“灵云!

小师弟?你你是小七徒弟?”

老秦头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置信与激动,他紧紧盯着金戈,仿佛想要从对方的脸上找到更多熟悉的影子。

金仁军站在一旁,听着老秦头的称呼,一时有些犯迷糊,“自家堂弟不就是叫小七吗?怎么这会儿又成小七徒弟了?”

想不明白的他,出声询问起来,“老爷子,你说的小七,不就是他嘛,怎么就成小七徒弟了呢?”

老秦头听闻金仁军的问话,瞪大眼睛,望向金戈,“你也叫小七?”

金戈微微颔。

缓缓说道,“我家中行七,从小到大,家里人都喊我小七。

师父有次路过我们村,碰见我,说和我有缘,决定收我为徒。”

老秦头闻声,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缓缓说道:“灵云是我们师兄弟几个入门最晚的,跟你一样,也是行七,所以我们都喊他小七。

或许,这就是你们的缘分吧。”

说到此处,老秦头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之色,仿佛回到了那段充满欢笑与汗水的师门时光。

他抚摸着手中的匕,眼眶也渐渐湿润。

“灵云他……他还好吗?这些年,我时常梦里见他,却不知他身在何方,是否安好。”

金戈摇了摇头,神色有些黯然,眼中闪过一丝悲戚,“师父临终前,将这把刀交给了我,嘱咐我,一定要找到其他六位师伯。

五年了,我现在只找到大师伯你一人。”

老秦头闻言,身体一震,手中匕差点跌落。

他强忍着悲痛,抬头看向金戈,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灵云啊,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留下我这把老骨头,还在这世上苟延残喘。”

金戈见状,心中不忍,轻声安慰道:“大师伯,您节哀。

师父是64年,到四九城寻亲,路上生意外去世的。”

“64年,64年!

那年我还在四九城,由于不能随便离开,我就写信拜托东北的战友兼老乡帮我打听道观的事。

我们几个离开那会儿,都是第一次出山,也不认识路。

想来是小师弟得到消息,来四九城寻我来了。”

说着,老秦头终于忍耐不住,哭出声来。

几人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老秦头悲痛欲绝的模样,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待其哭声稍稍缓和,金戈轻声说道:“大师伯,如今师父的遗愿还在我身上,我定要努力寻齐其他几位师伯,完成师父未竟之事。”

老秦头缓缓抬起头,眼中仍满是哀伤,但多了几分坚定,他微微点头,说道:“小七啊,你说得对,只是这寻找之路,怕是困难重重。”

金戈握紧了手中的刀,目光坚定地看着老秦头,“无论有多困难,我都不会退缩。”

老秦头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孩子,倒是和你师父一样,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儿。”

说罢,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你其他几位师伯的消息,我多少知道一些。

你二师伯应该在港岛,当年他和老三阴差阳错,参加了青天白日旗。

后来鬼子打跑以后,他给我写过信,说是准备离开去港岛。

没有意外的话,他现在和老三都在那里。”

“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