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席卷全球的Alex狂潮再度袭来(7k)(1 / 7)
随着首映礼相关新闻的释出,以及到场观众给予的好评反馈开始在全网刷屏,文娱板块的头条几乎被《利维坦时代巡演》包揽,甚至就连不少颇具分量的官媒账号都提到了这部演唱曲目以英文为主的演唱会电影。
就还是跟之前上映的那部全球砍下50亿票房(国内38亿)的《月老》同样的道理。
接连两次影视作品破格关注的背后,实则是沈倦国际影响力撬动出来的特殊局面。
相关部门之所以默许这部电影突破类型限制,让它在国庆档这个特殊节点获得额外的流量扶持,呈现出非常规的资源倾斜,本质是将其视为新时代文化输出的战略支点。
毕竟在这个线下交流停摆的特殊时期,唯有借助沈倦那恐怖的全球粉丝基础与破圈的作品影响力,才能让仍处于萌芽阶段的华国流行文化以软性姿态、相对平滑地切入国际视野,开始重新塑造华国的国际形象。
1
“沈倦一场巡演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产生的曝光量相当于十个传统外宣项目的总和,甚至还不止!所以这很难不让他意义非凡!”
国内主流媒体十分清楚这点。
海外发行方也显然深谙此道。
所以为了更好地宣传这部无数粉丝期待已久的演唱会大电影,在亚太地区,从东京涩谷的巨型LED屏循环播放盲光巨龙特效片段,到首尔明洞商圈将利维坦的多首热单爆单设为商场背景音乐,再到东南亚各国用“亚洲之光带你体验本世纪最盛大演出”为噱头包装电影刺激售票,整套营销宣传方案几乎将沈倦本人和他作品的影响力利用到了极致!
于是,《月老》上映时发生的那些事情,又在《利维坦时代巡演》上映时再度重演。
在日韩,没看过电影的学生可能被调侃过时,这种社交压力迫使很多人买票观影。
而在留学生圈子里,朋友圈或社媒晒电影票根也已成为融入社交圈的隐性通行证。
更有趣的是新闻舆论的连锁反应。
霓虹的《朝日新闻》用“全世界的盛事、全人类的享受”评价这场全球现象级演出。
虽然之前还有所怀疑,但现在已经可以确定,霓虹金是真把沈倦当成亚洲之光了。
他们是真心支持、真心爱戴沈倦这位,为回馈霓虹粉丝发过日专的首席流行巨星!
霓虹身为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其实就跟我们华国身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类似。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位长得巨踏马帅的好莱坞巨星不仅为了与华国粉丝交流自学中文,而且还拍过不止一部华国电影,想必就算此时此刻国内的反霉情绪再严重,也会有不少粉丝认为他和其他米国人不是同一物种。
这就是利用个人影响力和路人缘泛人气强行覆盖国际关系,获得民众好感的典范。
南韩的《东亚日报》认为沈倦带给了全球Z世代文化认同,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的领袖。
南韩主流媒体对沈倦的态度相对保守。
毕竟他在南韩女性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他在南韩男性心中的地位就有多低,全韩网只要有他出现的地方,就少不了性别对立和腥风血雨,所以主流媒体一般都不敢过度吹捧沈倦,以免引发掌控不了的舆论节奏。
但流量还是得吃的。
所以有关沈倦的新闻报道还是一个不少,顶多就是没隔壁霓虹金吹得那么狠罢了。
新加坡主要华文报纸《联合早报》则将这部巡演电影称为“特殊时期的振奋人心之作”。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