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神秘数字28275(8k)(2 / 8)

加入书签

关系,反正我写歌也不是给所有人听的,大家都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就好,毕竟音乐是让人放松的产物,没必要抱着提高审美的心态逼迫自己听不喜欢的歌曲。”

    “然后没有任何贬低芭乐的意思,但你不能指望一群连芭乐都听不明白的人去掌握鉴赏其他种类音乐的能力,音乐人的确拥有改变审美的能力,但更多的其实是听众的审美喜好直接决定了音乐人的创作思路。”

    李容浩差不多就这样。

    这哥们一直很讨厌他最火的那几首歌比如《戒烟》和《李白》,但大众就是很喜欢,以至于他在不温不火了很多年后,为赚奶粉钱,心灰意冷地搞出了迎合市场审美的《乌梅子酱》,彻底失去了音乐人的心气。

    整个华语乐坛也差不多处在这个阶段。

    当初的千禧黄金时代为什么牛逼?

    因为那个阶段的华语流行乐才刚刚起步,在鲜活的土壤上播撒种子当然百花齐放。

    反正也不会再糟糕了不是吗?

    以巴哥为首的那批时代先锋搞原创,再怎么也比汉化霓虹音乐的那群歌手好得多!

    这个时代的巴哥还是很牛逼的,绝对称得上华国流行乐走向未来的里程碑式人物!

    可十年过去,现在已经离开了当初百花齐放的小学阶段,进入到中学文理分科了。

    曾经在小学阶段称王称霸的尖子生因为种种原因,开始跟不上班了,晚节不保了。

    可他们依旧能领到凭借小学尖子生身份,升入中学后的奖学金和校外群众的吹捧。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开摆。

    然后拿着曾经天才小学生的名头,去碰瓷人家在大学能靠成绩拿奖学金的尖子生。

    说什么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存在差距,如果让他去读名牌学校绝对爆杀那些学生。

    唉.怎么说呢?

    如果真的想要进步?

    那么还是务实一点比较好。

    要客观公众地看待过去。

    未经证实的天才永远只是个虚无缥缈的假设,永远碰瓷不了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天才。

    不要无脑吹捧,也不要无脑贬低。

    真正推动行业进步的人都很务实,反倒是那些跟行业没毛钱关系的人热衷于造神。

    沈倦没想着通过一番话就能让大众顿悟,瞬间拥有超过欧美霓虹听众的音乐审美。

    他只是觉得有些事必须去做。

    有些话必须去说。

    哪怕这么尖锐的发言会为他带来许多非议,他也认为应该把事实呈现在大家眼前。

    而不是连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都不知道,然后靠COS棒子去弥补精神财富上的匮乏。

    世一带给他的不只有高额的粉丝人气和影响力,还有别人都无法企及的容错空间。

    所以他可以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

    至少可以告诉其他人,他付出了努力。

    而不是袖手旁观,什么都没做。

    就这么结束一轮又一轮专访。

    临近傍晚,沈倦提前吃完晚饭,做完妆发,然后启程前往熟悉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出席英雄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